20140307韦波读报
新京报:委员提议公务员加工资被吐槽 参政议政理性科学最重要
【韦波读报视频推荐】两会:委员提议公务员加工资被吐槽
http://www.bbrtv.com/2014/0307/156062.html
说是最近,就提了份建议要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2万多网友跟帖”,最初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非常很伤心,不过他也说,“我不怪那些网友,他们骂醒了我,让我意识到,现在群众和公务员这个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多严重。”
其实,每年的两会都不只是代表委员在开会,同样也是媒体和网友一起“开会”。对何委员来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一方面因为某些媒体报道把他的本意“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变成“给公务员大幅涨工资”。另一方面,要不是媒体报道何委员可能也无法从网上的一片骂声当中感受到网友的真实情绪。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网友对公务员群体的符号化想象,很是常见。而每次有人提议给公务员加工资,不管加不加“基层”“逐步”这样的限定词,都会被骂。不过何委员这次的误会对其他代表委员来说也是一次学习。
首先,作为理性民意代表,我们不赞成代表委员一味迎合网络情绪,而是应该拿出更有建设性的方案,比如基层公务员工资要不要涨,可以讨论。但讨论这些热门议题的时候,代表委员也要事先想到网络所代表的的民意会有什么反应,这样,代表委员在提出提案、议案,或对媒体发表观点时,才会考虑更周全、表达更有技巧,这样形成的讨论氛围才能更深入,参政议政的成果转化率才会更高。
每年两会之所以都有一些雷人雷语,一方面固然存在断章取义的因素,但很多时候是一些代表委员对民众真实情绪有隔膜,尤其是对网络舆论情绪不了解。所以,网络确实会有一些非理性表达存在,但总体背后却有可能是民众真实可感的情绪。希望代表委员能读懂芜杂舆情背后的真实情况,提高与网友沟通的效率,减少误解,让公共讨论更有成效,凝聚改革力量更加强大。
甘肃经济日报:180万为什么引不来“金凤凰”?
【韦波读报视频推荐】180万为什么引不来“金凤凰”?
http://www.bbrtv.com/2014/0307/156054.html
说是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西部对高端人才很饥渴!”但即便如此,“在教育部和贵州省支持下,贵州大学开出了每引进一个长江学者,给予120万元年津贴,一个院士给予180万元的优厚条件,还提供科研平台和经费,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一个人报名。”
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但贵州大学信心满满砸出180万的诱惑大奖,居然无人问津,真是令人尴尬。180万都引不来高端人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国家院士这样的大腕大部分扎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因为哪里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和学术氛围优势,相比之下西部欠发达地区,无法同日而语,只能望“才”兴叹。高端人才严重失衡已经是不争的现实,一边是西部求贤若渴,求才不得;一边是发达地区人才荟萃,坐拥高端人才带来的红利。而人才的巨大差异,只会越来越加剧东西部发展差距,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180万重金打造的“巢”却还是引不来“金凤凰”,迫使我们西部地区要反思一个问题:除了要打造一个精致的“巢”,“巢”以外的功课我们是不是都做足了?怎样让那些“金凤凰”们心无旁骛的择良木而栖?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面对180万的诱惑不为心动,既是人才两利相权取其多的博弈结果,也是欠发达地区缺失发展平台和创业环境的最好明证。
优厚的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钱财再多,但没有好的政策与发展平台支撑,只能使人望而却步。换言之,与其一味拿钱财说事,不如全力打造适合高端人才生长的土壤。
广州日报:弄清法律管谁 才能让法律管用
说是最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本届人大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并完善法律体系,过去是要解决有没有法的问题,今后要把重点放在解决法律管不管用的问题。
谁都知道如果法律不管用,立法工作就没什么意义了,执法者就会随意行使权力,人们也不会信仰法治。一句话,如果法律不管用,法治就是一句空话。然而,在我们的现实中,恰恰就出现了法律不管用的现象。
那怎么样才能让法律管用呢?
首先就等弄清楚,现实中法律为什么没有想象那么管用。当然因为法律用语抽象、操作性不强,执法时又比较随意、选择性执法,裁判没有严密地推理,生硬强行“判决如下”。在这样的情形下,谁会把法律当回事呢?法律当然就不管用了?而且因为法律滞后性的天生缺陷,让不少改革者认为,有些法律不但不管用,而且还拖了改革的后腿。
其次,法律不管用是因为管不住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这些权力行使者。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在某些规则制定者眼里,法律只是自己用来管社会、治别人而获得权力正当性的如意棒,想用时就耍耍。也就是说法律只是权力的工具,没有成为权力的笼子,当然大家就有样学样了。
所以,要让法律管用,就要把法律看成是一个训诫权力的笼子。法律能够管住立法者,他们就会把立法看成人民委托的重要使命,就会对立法字斟句酌,就不会把立法看成是他们坐在办公楼中做与自己无关,甚至是退居二线所做的事。法律能够管住执法者,他们就会把执法的权力看成义务、职责,就不会选择性执法,不会不作为。法律管住法官,他们在裁判时就会认真严密地说理,就不会把自己看成一个“官”。法律能管住司法干预者,就不会有那么多“冤假错”。归根结底,法律如果管住了权力,就在根本上解决了“法律管用”的问题。
所以,不解决法律管谁的问题,一个好人也会变成“苍蝇或老虎”。
新快报:撤销地震局议案是“雷人”议案吗?
【韦波读报视频推荐】撤销地震局议案是“雷人”议案吗?
http://www.bbrtv.com/2014/0307/156060.html
说是曾经在去年两会提议“节假日免费乘坐火车”的“炮手代表”广东代表朱列玉,今年又再带来争议。他的议案矛头直指地震局,既然地震无法预报,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他认为,国家地震局既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建议撤销地震局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置地震研究院从事震前探索工作。
撤销地震局!开什么玩笑!估计地震局的朋友肯定跳起来了。朱列玉代表的议案被很多人当成是“雷人”议案。但冷静思考,某些所谓雷人议案,是不是真的雷人呢?
实际上,“撤销地震局”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唐山大地震漏报之后,1980年就有5个科学家联名给中央写信,建议撤销地震局,理由是:地震预测还处于科研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但很多年来,这样的思考并没有被认真对待。
政府和公众都认为,之所以成了专门行政部门,拨出专款,配备专门人员,就是因为这个多地震的国家民众对地震部门能够预报地震寄予厚望。但很遗憾,无论是四川雅安大地震,还是青海玉树、汶川地震,地震部门都没有做出任何预报,公众失望之情可想而知。地震部门一方面坚持,地震预报要继续搞下去,但另一方面却反复宣教育公众,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漏报是正常的。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但矛盾对立存在的获利者成了地震部门:因为他们既可以通过预报向国家要钱,同时又不用对漏报地震承担任何的行政责任。你说现如今风声日紧越来越不好当的公务员当中,哪个行政部门能摊上这样的好事。
跟地震部门“碌碌无为”相反,地震系统每年花费的资金十分巨大。2013年国家地震局的资金预算高达40.86亿元,再加上地方,全国每年用于地震局系统的资金难以想象。地方地震机构数量达2000多个,人数更无法估计。这些地震机构无法履行地震预报职能,每年却养着大批闲人,难道不是巨大浪费吗?更重要的是,国家拔给地震部门的钱,仅是少部分用到地震预报上。比如,在国家地震局2010年预算中,用于预报支出仅为270万元,相当于地震局住房改革支出的1/60。这难免引起公众的合理怀疑。
被称为地震之国的日本没有地震局,只有日本气象厅地震火山部。美国也没地震局,工作由地质勘探局负责。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跟国际接轨,好好地梳理一下,把行政的归行政,科学的归科学,这样大家才都不尴尬啊!
海峡导报:寻找英才广告惹争议
说是最近,福建厦门软件园里的一幅户外广告,在网上引起争议。广告上画一个半裸美女,举着“寻找精英才子”的招牌遮住胸部。但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心,“英”和“才”两个两字字体被设计得比较小,远远乍一看很容易让人看成是“寻找精子”。面对这则“出位”广告,不少市民表示难以接受。“太没节操了!”“有必要这么色情吗?”
让半裸美女举着“寻找精英才子”的招聘广告,并且美女胸前还游动着2条黑色小蝌蚪,这样的招聘广告,谁看了都会与色情广告联系起来,因为它首先带给人的视角效果是不健康的。
这样的设计恐怕不是无心,而是故意让人只见“精子”不见“才子”。因为生活中人们见惯了街头电线杆上贴的“求精生子”类小广告,招聘方法极其相似,同样是用情色作诱饵,一样的很黄很暴力。
由于人们见多了街头像牛皮癣一样的情色广告,所以,很少有人会把这家企业的户外招聘人才广告会和正规的企业招聘联系起来,而且这样的做法既没有科学性,更谈不上招聘到真正的人才。当然,这番争论让企业吸引眼球的目的得以达成,但最后能不能把人们的好奇转化为求职意向,让“歪招”产生奇效,却值得考究。毕竟,曝光度换不来美誉度,靠打情色“擦边球”吸引来的关注,异常脆弱,想通过这样近乎“下作”的歪招,去招聘有才华的年轻人,更是一厢情愿。
制作招聘广告是要讲究创意,这没错,但前提是不能给人产生歧义。像这家企业制作的招聘广告,就让人把“寻找精英才子”误读为“寻找精子”,其广告设计中的半裸美女和黑色小蝌蚪,既是画蛇添足,也是喧宾夺主。
广告设计可以创新,但不能搏“出位”,更不能靠“色情”吸引人们的眼球。因为实践证明,好的广告设计会给人带来高雅、文明和健康向上的力量,如果靠低俗,或者打道德的“擦边球”只会让人生厌和唾弃。
“千招万招,不如一个实招。”与其“寻找精子”,不如苦练“内功”,做好自己的口碑,提高自己的美誉度,用理性和真诚,用待遇和发展空间,来吸引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团队才是正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