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0 韦波读报
《山东商报》:“驰名商标”不得再用于广告宣传。
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商标法,自明年5月1日起施行。新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者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容器上,或用于广告宣传、展览及其他商业活动。违反规定的企业将被处以10万元罚款。
商标法的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驰名商标”的致命打击。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评定“驰名商标”,本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鼓励企业创新创优,再一个就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而评定“驰名商标”又主要有行政评选和司法认定两种途径。现在行政评选的问题很多,司法认定的弊病同样惊人。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2009年辽宁爆出的多个法官和数十名律师卷入的“驰名商标造假窝案”:任何一件商标,不管多么默默无闻,只要伪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侵权者,商标拥有者通过打官司,就可以请求法院认定此商标为“驰名商标”,然后获得当地政府巨额奖励。
一些企业通过弄虚作假获取“驰名商标”,然后占据有利市场,赢得更多消费者;一些地方政府把辖区内有多少“驰名商标”作为政绩,不惜巨额奖励;而有些评选认定机构则通过各种手段制造黑幕,借机权力寻租。三方“合谋”导致“驰名商标”泛滥,不但误导消费者,还制造不公平竞争,更损害公权力的信誉。
这样的“驰名商标”评定几乎失去了意义,所以由此带来的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驰名商标”评定什么时候寿终正寝呢?如果说在市场经济起步阶段,消费者还需要政府以评选“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方式引导消费,那现在就完全没这个必要了。因为,商标的名气有多大、商品的质量如何,市场和消费者才是最客观的终极评价。
《北京青年报》:快播突然关闭服务器 缘于涉黄?
近日,视频软件快播连发两篇公告,称公司已启动商业模式转型,从技术转型原创正版内容。为此快播将清理低俗内容与涉盗版内容,停止基于快播技术的视频点播和下载。据报道,快播软件在传播色情视频以及盗版视频方面早已饱受声讨。
在国家严查涉黄网站的风口浪尖上,快播宣布启动新的商业模式,表面上看,这是积极的行动,而实际上这更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们是想以自我了断的方式躲避法律惩处,保护自身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需要继续跟进,不能既往不咎。
可以说,快播这个软件在推出的时候,所有的设计和技术就是为了黄色传播而特意设计的。也就是说,用快播看黄色视频,快播的管理方是明明知道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
在前几年的扫黄中,很多黄色网站被关闭了,也有些黄色网站打起了游击。这最起码说明,这些网站对有关部门是胆怯的。问题是,快播为啥就不潜伏呢?而是依然大摇大摆的从事老本行?快播几乎就是黄色视频播出和下载的代名词,公众都知道,监管部门不知道吗?
这么多年来,快播基于自己的“特殊服务”必然积累了金山银海。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他主动关闭了、转型了,就到此为止了,因为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无法关闭,这就需要进一步追责。总之,快播“玩自杀”,监管就别再“打呼噜”了……
《贵阳晚报》:学生春游 贵阳市九成学校说“不”。
日前,海南一小学学生春游时车辆侧翻,8名学生当场遇难,引发社会对春游安全问题的热议。近日,记者对贵阳市城区30所中小学校走访发现,出于安全考虑,超九成学校不考虑组织学生春游。
春游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活动,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孩子们更是非常喜欢。那因为一个安全问题,我们就应该拦住学生春游的脚步吗?
家长、学校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而面对“学生盼、学校怕、家长忧”的春游,尽管有了上报备案和事故问责制度,还是没有挡住一些事故的发生。但一味拒绝禁锢也不是办法,还是应该寻求一条保险的策略,为学校的春游开辟一条“阳光大道”。
我们客观地说,有时哪怕安全预防措施做得非常严密,一些意外也还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如果不是学校的过错,那么春游的风险就不能单由学校来承担,不然,学生春游就会走入“死胡同”。其实,如果学校组织春游前,做到两点就可以把风险控制到最低:一是把安全预案准备到极致,二是由政府为所有中小学生投保意外伤害险种。
举一个报道中提到的贵阳实验小学的例子吧。在春游前,这个学校邀请了交警部门对学生乘坐旅游大巴的运营资质、司机身份进行审核,并在活动前一周向教育局申请备案,春游当天还请交警、派出所民警全程参与该校的活动。这就是很好的预案。另外,如果学生买了意外保险的话,学校也就没有太多关于理赔的担忧了。
总而言之,开辟春游“绿色通道”,教育部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做出不懈努力,家长也要大力支持。这样,我们才能以春游等有益的形式放手锻炼学生。
《成都晚报》:马尔克斯去世。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近日逝世,引发了互联网世界几乎排山倒海的缅怀。不少从未流露过文艺气息的人们,也在点起小蜡烛的同时,吟诵《百年孤独》的著名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文学巨匠的离去,会让人感到惋惜。不过,对于马尔克斯离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掀起的巨大波澜,还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前香港艺人凤飞飞的逝世,当时微博上年轻人的悲伤那叫一个逆流成河啊,但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也几乎对凤飞飞其人和歌曲没什么印象。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受到忽视,却又会在离开人世那一刹得到“挖心掏肺”的缅怀。我相信会有不少为马尔克斯伤心落泪的人,似乎只是隐约知道“百年孤独”这个书名吧?这一切其实跟马尔克斯无关,把这个名字换成其他的甲乙丙丁(前提是名人),依然会“很缅怀”、很热闹。
当然,我并不是说互联网上的蜡烛和眼泪毫无意义。但真正有意义的缅怀方式是关掉电脑、打开书本,让自己沉浸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这才是真正的缅怀。
可以预见的是,缅怀的浪潮会在几天内消散,仿佛从未发生过;出版社会大量加印马尔克斯的书,但销量不一定能让他们满意;而流行杂志会采访一些评论家,畅谈“魔幻现实主义”的成就,把丰富细腻的文学简化成一些能被人记忆的标签。一切都是后工业时代的流水线作业,信息量大增,意义却不断消减。可对于实实在在的活着的人们来说,真正的文学和阅读反而渐行渐远了。
让我们在被忽视和被缅怀的马尔克斯的感召下,踏踏实实地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