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22省取消O牌车调查:特权变相保留 官员照闯红灯

2014-04-28 09:00:57来源:韦波网络编辑:张倩

20140426韦波读报

 

新京报:食盐专营管理办法废止,各省有可能出现省级垄断型盐业企业。说是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结合此前国务院把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权下放到各省。专家分析认为,此举很有可能拉开食盐行业体制改革大幕,各省将出现省级的垄断型盐业企业。

当然,跟国家发改委表示原来规范中央部门审批食盐专营许可证的管理办法——《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已经没有存在必要因而废除的解读不同,中国盐业协会工作人员认为,文件废止并不意味着食盐专营向社会资本放开。

作为盐业专营“国家队”的中国盐业总公司表示,国家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的依据是《食盐专营办法》,由国务院发布,为国家法规。而《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是部门规章,废止该办法并不是废除食盐专营,并不意味着长期依靠国家垄断经营的食盐成为历史。只是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由原来的发改委批准,下放到地方政府来审批,依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审核通过。这些举动,除了是顺应简政放权的思路,也是推动中国食盐业改革的重要一步。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审批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地方盐业公司是最大受益者。各地方盐业公司股票纷纷闻讯大涨甚至涨停。生产审批下放后,各省的盐业生产企业办证就更加容易。

其实多年中央军中盐公司专营食盐,并分走大部分利润已经引起各地方不满。2010年,多家地方盐业公司曾经联名上书,要求更改与中盐的利润分配比例,明显的肥肉谁都要多咬几口。许可放开后,产盐大省的审批可能紧一些,其他省可能松一些。尽管仍需审批,但省级企业可以避开中盐,实现产销一体,获取大部分利润。同时,通过竞争,小企业、落后企业将被兼并或淘汰,各省将出现一两家垄断型地方盐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食盐市场。

当然,作为老百姓最关注的是废除食盐专营管理办法会不会对食盐价格产生影响?专家的解答很让人遗憾,影响不大。因为食盐市场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食盐价格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的起伏波动,毕竟食盐关系到民生。因此,地方政府即使有审批权也不会马上、轻易审批通过多个企业进入该行业。

由此,从秦汉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沦为财政支柱一直专营的食盐行业将会继续它的垄断历史,超市里平价的便宜盐将继续短缺,甚至有可能被附加值越来越高的商品盐所驱逐替代。

 

新华视点:22省取消O牌车调查:特权变相保留,官员照闯红灯。说是随着最近贵州公安部门宣布,到本月底“贵O”专段号牌全部停用,同时武汉公安局也宣布沿用了18年的“鄂O”公安专段号牌,将被“鄂A”普通号牌取代。至此,据初步统计,全国已经22个省份已取消或宣布取消“O”牌,5个省份将“O”牌变为公安专用或转为普通民用号牌,只有4个省还没有取消或变更。

一段时间来,由于“O”牌车享有道路优先通行权等特权,因此最早只限公安车辆专用的“O”牌车被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争相超范围使用,屡受公众诟病。中央八项政策狠刹四风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一些省份就开始取消“O”段车牌。其实,早在2003年,黑龙江省就最早取消了“O”牌;2004年,上海全面取消“沪O”车牌。那么,取消了“O”牌或禁用特殊号牌之后的22个省份,公务用车现状到底怎么样呢?有某地交警透露,即便划分号段,他们照样得背下重要领导车号,得知道车归谁,官员乘坐民用号牌车照样闯红灯,以前还能从特殊车号上看出不同的特权车用了民用号牌之后,公众反而更加难以监督。

“O”牌被取消,但是特权依然在一些地方的实际执行中变相保留,继续存在。比如取消“O”牌车后,一些地方采取明确划分号段或“尾号识别”的做法,让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区分相关部门和单位车辆。开始只有交警知道,慢慢也会变成公众都知道的秘密,哪些车能管哪些不能管,一切照旧,取消“O”牌的作用无从体现。

当然,有些部门和单位既不用“O”牌车,也不挂特殊号段,而是把车牌混入民用车牌中,与民同乐,但是特权依然存在,闯红灯之后依然有办法消除,交管部门一如既往难以公正执法,增加的只是公众监督的难度。以前还能根据号牌认出哪些是公车,现在根本就看不出来,公众怎么举报它公车私用违反八项规定呢?

而在一些应景措施之后,一些地方党政领导除了使用小牌号之外,还自制“特殊车牌”,反正这些号码交警都要人人牢记、个个过关才能上岗执勤的,全方位“配合”,闯红灯、占道停放只能视而不见,选择性执法的结果是特权继续享受,还能摆脱群众监督,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老百姓要的不是形式上纷纷取消“特权车牌”,而是要解决背后的深层次特权问题,彻底根除特权思想。消除“O”号车牌容易,铲除特权难!

 

重庆晚报:“别人一顿饭一双鞋,就是我一个月生活费” 从小很乖很听话的大学生为何最后成了偷包贼。说是几天前,重庆一家监狱,23岁的刘伟拿着女友一封绝交信,半天没说话,去年6月,上大三的刘伟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判处2年10个月有期徒刑。

一个从小就很乖、很听话的孩子,怎么会走上抢劫盗窃的犯罪道路呢?成绩优秀的刘伟,按照父母意愿,考上医学专业。初进大学,空闲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不知道怎么安排,而同寝室的其他5个人都是重庆市区的,家境比刘伟这个农村娃好多了,刘伟更是羡慕他们聊那些自己既没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生活。

别人都买了电脑,刘伟也只好以学习的名义让打工的父亲寄钱买了一台。说是学习,其实都是玩游戏,这也成了刘伟打发大学生活的最好方式。除了玩游戏,寝室其他同学几乎每周都有聚餐,这让贫困的刘伟更加窘迫,有时一顿饭就等于他一个月生活费。没钱了只能找父母要,次数多了也会不好意思。

悲剧的是,即便刘伟很努力的想融入舍友们的生活,但他发现,自己和寝室的其他同学,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别人的一顿饭、一双鞋,就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这让他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即使他去做兼职拼命勤工俭学也丝毫无法缩短差距。直到去年三月的一天,刘伟路过一间宿舍看到门开着,透过门缝他看到桌上有一个皮包,鬼使神差之下,刘伟伸出滑向犯罪深渊的盗窃之手。侥幸之后是惶恐,惶恐过后是侥幸,侥幸之后是大胆。故技重施之下被同学发现,情急之下刘伟拿出一把刀。于是,盗窃演变成抢劫!

主管狱警陈警官说,刘伟刚进监狱改造时,整个人神情恍惚,常常一个人呆呆流泪。“在与他交谈中,发现他性格内向,自尊心和羞耻心都很强。稍微一句批评或重话,他都要面红耳赤,甚至流泪。他太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所以进来后,整个人精神几乎崩溃。”

校园就是社会现实的投射,寝室成员间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客观存在导致的心理落差值得学校重视。作为贫困学生,如何调整好心态和找准方法很重要。当然,由此延伸到社会贫富差距与犯罪率的关系,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更是社会管理的新难题。

 

瞭望周刊:兰州通报苯超标前花数小时部署开会写通稿等。说是当兰州局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发生一周后,虽然早在3天前,兰州市政府就已经宣布解除了应急措施,全面恢复供水,但市民们早上起床喝下的第一杯水,依然是前几天大量囤积下来的矿泉水。

为了打消市民们的疑虑,当地政府正在受污染的地段敷设替代应急管道防止发生新的险情,同时环保、疾控部门仍在以一天一次的频率检测自来水苯含量,并向公众通报。官方数据一再显示,自来水厂的自来水都没有检测出苯含量。然而,许多兰州人依然心有余悸。尤其是在受影响最大、自来水厂所在地周围地区,仍有一些市民的一日三餐是纯净水煮挂面、速冻饺子等“节水食谱”。

从目前的调查来看,事件的起因似乎颇具“偶然性”——27年前的一场爆破事故所遗留的油污侵蚀了60岁的水泥自留沟。但更加值得深思的,则是“偶然”背后的“必然”。

为什么污染高危企业会建立在水源地附近?为什么27年前的油污至今仍然存在?为什么水务公司从确认苯超标到上报,经历了14个小时?而对于这起可能涉及几百万人生命健康的事件,政府从接报到对外公布又为何要花费11个小时?显然,西北重工业城市兰州的这起公共事件,再次敲响城市供水安全警钟。

虽然兰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因为提前在半年检测周期之外偶然发现水质污染,得到政府表扬,但是从例行检查的3月份到发现问题的4月11号之间,到底群众有没有喝下苯超标的自来水?喝下了多少?兰州有关部门、自来水厂都没有正面回应。最新的总结会基调依然是表扬、表彰……

同时,威立雅公司虽然一再强调10号下午3点确认苯超标,11日凌晨5点上报兰州市政府,不存在迟报瞒报问题。但上报之前两小时,威立雅公司就已经开始投加活性炭,试图降解苯污染。而兰州市被表扬的应急公关过程更现实,从11日凌晨5时接到报告到当天下午4点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并不是马上停止供水,禁止市民饮用,而是先让市里主要负责人赶赴现场处置、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多部门取样复检、甘肃省成立应急指导组、传达上级精神并再次部署、撰写新闻通稿等等工作,花了11个多小时准备妥当之后,再公布真相。拖延的11个小时究竟又有多少受污染的自来水被市民使用甚至饮用,当地几乎所有力量对此装聋作哑,视而不见,默契不语。

即便在目前得到的信息中,谜底依然没有全部揭开。自来水防线如何不再失守,市场化改制怎样确保安全?政府责任究竟如何体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