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02韦波读报
新京报:部分垄断国企招工仍对内部倾斜,被质疑变相世袭。说是最近,大庆油田调整职工子女进入企业就业政策引发职工上访,让今天80后90后闻所未闻其实上世纪90年代广为流行的“子女顶替”制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子女顶替”指的是在国企上班的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据记者调查,虽然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早已不复存在,但在一些大型国企,尤其是少数垄断型国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针对职工子女的“土”政策和倾斜办法。
社会一片哗然之下,尽管大庆油田极力否认存在“包分配”之说,但还是令人们回想起已经消失了近30年的国企子弟顶替接班制度。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国有企业因实行职工退休,其子女可顶替空下来名额的劳动就业制度,被人们视为一项特殊福利。时至今日,尽管顶替接班政策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像大庆油田一样,国企子弟享受就业优惠现象却比比皆是。
比如在辽宁一家拥有超10万职工的涉油大型国企,对职工子女的就业倾斜已存续多年。同等条件下职工子女优先录用;有些岗位其实更多考虑内部子弟就业需要。近几年组织的招工考试,也是在职工子女中择优选拔。央企鞍钢集团虽然早在1986年就取消了接班、顶替制度,但对内部子弟仍然保留了就业优惠。根据用工类型的不同,对职工子女给予额外考试加分。近年来鞍钢子弟占新招入员工比例接近30%。
对于国企中存在的种种就业“内部优惠”,有人认为是出于现实考虑,对内部职工的一种激励机制和人文关怀,职工子女比较稳定,不会轻易跳槽。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变相“世袭”, 不仅“近亲繁殖”影响效率,还会破坏劳动就业的公平性和能力优先原则,进而影响到国企竞争力的提升。关系网错综复杂导致在管理协调成本大幅度增加。专家认为,国企要彻底取消福利制就业政策,应当以市场化分配机制的建立作为前提。对于在艰苦岗位、作出特殊贡献的职工,可以采取提高工资、津贴,给予奖励等激励机制,以此取代就业福利。
京华时报:事业单位工资与机关体系松绑,3100万人有望涨薪。说是一个月后,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改革亮点。多位专家表示,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此将与机关体系松绑,有望走入长期平稳增加的通道。
首先是事业单位人员最为关注的参保问题。此前事业单位一直习惯跟公务员享受一样待遇,个人不需要缴纳保费的现象在条例实施后讲被改变,事业单位及人员都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不再由财政买单,由参保人自己缴纳。但是多年不交的事业单位部分参保费用的沉重包袱谁来背依然悬而未决。专家估计只能由事业单位分类之后的拨款类型来决定财政是全额、差额负担,还是完全由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而此前没有缴纳的个人部分国家政策是“视同缴纳”,这意味着一旦这些事业单位人员并入社保体系,这笔空账谁来买单?如果再跟企业社保基金捞在一起,问题将会更加复杂。而改由事业单位负担,又有几个事业单位有能力负担得起,国家个人单位,谁来负担历史包袱?
其次是退休之后待遇会否下降。根据设计,改革后事业单位参保人员的退休待遇也不完全取决于养老保险,还有同时配套建立的职业年金。为职工生活提供双重保障,保证养老金替代率超过70%以上。但是设计如此,执行之后会不会很乐观,不少人持观望态度。改革企业的时候也设计了企业年金双重保障的。但执行相当不理想,而专家设想的事业单位和员工工单的职业年金依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依然还是依靠单位自身和职工的能力建立,能否迅速推开覆盖,能否积累出足够的实力,会不会重蹈企业年金的覆辙一切都是未知数。
第三,工资会不会涨,跟机关体系脱钩之后,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肯定能长期平稳增长吗?虽然2006年我国就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但实施不平衡。《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是面向社会,包括跟企业公务员等等进行比较,进行一些调整。还可以根据物价上涨幅度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适当地做些调整。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工资将来不用再得机关涨才能涨,由市场决定,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上去了,事业单位的工资也能往上正常增长。但专家也承认,市场调整可能会升,也可能会降,关键是市场预期和物价预期。
中国青年报:女生求职频遭单位歧视: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说是今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27万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最难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而不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性别歧视,而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也“意外”让性别门槛再次悄然抬高。屡禁不止的性别歧视让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
“参加招聘会时很多单位只要男生。”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虽然觉得很不公平,但也无可奈何。一些单位会明确提出“只限男生”或“男生优先”,而一些单位虽然不会明目张胆提出,但也会暗地里刻意提高女生录用标准,“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成为很多单位招人用人的潜规则。
事实上,由于女性需要生育和哺乳等原因,用人单位出于预期利益和用人成本的考量,往往在招聘中更加倾向男性,而把女性劳动力当作职场“预备役”,性别歧视也就成为了很多女大学生难以绕开的绊脚石。
值得注意的是,新近出台的“单独二孩”政策也“意外”让女大学生面临的性别门槛悄然抬高。不少用人单位会问“是不是独生子女,有没有结婚,会不会要二胎”等问题。而这对于想生二胎的女性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层就业障碍。
近期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
面对就业歧视,有女大学生选择奋起抗争,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今年五一劳动节当天,来自10城市的25名女大学生先后向全国30省市的劳动监察部门申请信息公开,希望劳动监察部门能够主动监管招聘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但更多的是妥协。因为法律虽然有反对就业歧视的条文,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因为性别歧视而维权。尽管官方近期出台措施,强调禁止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但是效果如何,女生们依然持观望态度。
专家认为,性别歧视是导致女性就业劣势的根本原因,而性别歧视屡禁不止,是与用人单位对女性孕产假期劳动力成本不能通过社会政策补偿息息相关。当女性处于孕产假期不能从事生产的“生产价值断档期”时,损失的成本全部核算在用人单位身上,他们当然会很抵触。因此,要避免就业歧视,一方面需要求职者增强维权意识,不对存在就业歧视的企业沉默,不对存在就业歧视的文化妥协;另一方面,需要招工单位消除男女性别隔离以及男强女弱的性别歧视观念,设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招聘条件,确保招聘过程和招聘结果的性别平等。而这方便,监管部门实际工作至关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加油站员工频繁抓放油枪系偷油”。车主们或许并不知道,分布在城市中各个路口或者沿道而建的加油站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消费者同时也有很多疑问:同一公司旗下的加油站销售的汽柴油中为何存在质量差异?不同加油站同价位所加的油量又为何容量有别?加油站中依次排开的加油机内部又存在哪些可人为操作的“猫腻”?加油站工作人员竭力推销的配套产品是否真有其效?这个日进千斗的生意背后是一个充满了灰色地带的江湖。
在全国各地,多年来因为加油站油品质量,或车辆加油时的缺斤短两引发的消费者维权甚至法律纠纷从未停歇。而在各地质检部门每年的抽检过程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民营石油公司在内的加油站也皆存在因辛烷值过低、硫含量超标、以次充好而登上黑名单的个例。
但来自监管部门的查处却并未能让加油站销售背后的“潜规则”彻底清除。对于绝大多数车主来说,加油站工作人员提起机器上的加油枪将枪口塞进车辆油箱口,启动加油程序,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半自动程序化的业务操作流程。但正是这一看上去极其简单的“提——抓——放”操作手法,其背后却充满了隐秘的“偷油”技巧。有业内人士透露“加油员给车辆加油时,加油枪上的开关很有讲究,抓一下松一下反复来几次,一般私家车70升的油箱就会少个2升左右,但基本上很少有人发现,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普遍,甚至中石油、中石化一些星级加油站也存在这种现象。”再者,加油枪的内部感应装置跟加油机内的程序系统相连接,用技术手段可以修改。加油枪阀门频繁开关,加油机内的泵送计算系统也会出现滞后和较大的误差,平时这个误差不大,但反复搞几次就积少成多了。而这个做法是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外企合资在内的加油站几乎都知道的存在,甚至加油站经理事先还要给上岗的加油员做业务培训,传授指导。而加油员也可以从省下来的油钱中获得提成。
近几年工商质检加大对加油站短缺问题的查处,加油站违规造假有所收敛,但还是有绝大部分加油站不择手段地‘偷油’。今年3•15前夕,各地对辖区内的加油站进行了突击抽查,北京、湖南、江西、天津、山东、广东、河北等多个省份均查出修改加油机内部芯片,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更有甚者,一些加油站为最大限度获取利润,甚至不惜在出售的成品油中暗自兑水。持续多年来,国内不同省份因车辆加入兑水汽油导致抛锚熄火的案例比比皆是。业内人士透露,通常一个加油站一个月光靠这些伎俩回收的收入就有2到3万,一年下来就是二三十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