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型俱佳的簸箕粉。
黄六师傅在制作簸箕粉。
浓郁的北流上里乡土特色
在北流市白马镇、大伦镇,提起制作簸箕粉的黄六师傅,几乎妇孺皆知。家住大伦镇大伦村大樟队的黄六师傅,本名叫黄祖福。新中国成立前,其祖辈就开始制作簸箕粉,在当地远近闻名。20世纪70年代初,12岁的黄祖福就开始跟随父亲黄纶绍制作簸箕粉。经过四十载的风风雨雨,其手艺相当娴熟,深得制作簸箕粉的精髓。黄六师傅做的簸箕粉皮白如雪,晶莹剔透,厚薄均匀,薄而有韧性,爽滑而不腻。黄六师傅回忆道:“那个年代,每天半夜两三点钟全家人就开始忙碌了,天刚蒙蒙亮,父亲就用箩筐挑着一担簸箕粉去赶圩。”当时人们物质生活很缺乏,为了解馋,能够吃得上一次簸箕粉算是很奢侈的事了。当时没有花生油,只是加一点猪油和酱油就非常美味了。90年代末,黄六师傅的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虽然做这行不能让你们大富大贵,但是维持生计是不成问题的,你们一定要把这手艺传承下去。”
黄六师傅牢记父亲的叮嘱。2001年,在大伦镇三竹桥开了一个固定摊点,专门制作簸箕粉售卖,以满足远近乡邻的需求。周边的平政、六靖、清湾、广东荷花镇甚至北流城区等地的人为能吃一碗黄六师傅的簸箕粉,都不辞辛苦慕名而来。由于三竹桥是当地人外出务工的必经路段,外出的和回乡的,途经黄六师傅的摊点时,都要求班车停下来,吃上家乡的一碗簸箕粉。有的预定打包后带到广东深圳、东莞等地。因为顾客很多,往往要等上半个小时,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簸箕粉从当年的每条2角、5角、1元,一直到现在的每条2.5元。
制作过程纯手工
簸箕粉的制作工序很讲究。第一步是选米,米是制作簸箕粉最重要的原料。米是自家种的纯“绿色”的米。接着用水浸米,至少要浸泡4个小时以上,接着用水过滤3次把米彻底洗干净。第二步是将米和水调至适当比例用石磨磨成浆,做到稠而不稀,这石磨一直沿用传统的手推磨。第三步是把适量米浆倒入簸箕内,摊满后放入烧滚水的铁锅内,盖上锅蒸煮片刻即可取出簸箕,然后用竹片沿簸箕周围刮一圈,趁热用手轻轻把粉剥下,放在干净的竹架上叠起来,叠再多都不会烂。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的,没有添加任何香料之类的东西。在粉皮上洒上一些豆角、韭菜、肉末等馅料,接着卷成粉条,然后浇上花生油、酱油或者芝麻盐就很美味了,放进嘴里咬一口,软润爽滑,还带有一定的韧性,甘香满口,回味无穷。
虽然簸箕粉的外形类似于广州、玉林等地的肠粉,但由于做法独特,更加原汁原味,口感、口味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用竹编的簸箕来蒸煮的传统手工做法,既保持了大米原本的米香,又融合了竹子特有的淡淡清香。现有好多店铺都不再自行手工制作,而使用机器制作代替,虽形状和调料一样,风味却相差甚远。正如俗话所说:美食之道,贵在做得好做得精。
簸箕粉的传承和发展
黄六师傅成了当地簸箕粉的掌门人,广东信宜、陆川、玉林等地的人都慕名来拜他为师,至今已有10多个徒弟学成后自开门店。但簸箕粉再好,也只是一个小地方的特色小吃。几年前,就曾有人想把簸箕粉作为一个品牌推广出去,但最终都没有迈出这一步。
白马镇的蔡龙飞、周朝贵,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决心将簸箕粉传承下去,将簸箕粉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品牌特色,并把它推广开来,形成一个连锁品牌。2013年9月开始,他们投入数万元资金专门研究簸箕粉的传承、改良和发展。先后到贵港、桂平以及广东的茂名、信宜、化州等地实地考察,并购买制作簸箕粉的石磨等器材和设备,试图从流程化、产量化上进行改进,但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都没有成功。他们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一旦脱离了原来的传统工艺,那粉就没有了原来的风味。
今年6月,蔡龙飞、周朝贵在玉林城区的美林街开了一家石磨手工粉店。为了保持原来的风味,专门请来了黄六师傅,手把手地全程传授、指导制作簸箕粉,制作工具、工艺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开业以来,深受众多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在玉林城区工作生活的北流上里人。现在每天早上和下午各制作一批,共300多条粉,好多人吃了还要打包回去给家人朋友分享,往往来晚的顾客就吃不上簸箕粉了。一位白马镇83岁的老大爷,随儿子在玉林城区生活,有一次儿子打包簸箕粉回去,他一口气就吃了4条,老大爷感慨得热泪盈眶:“我30多年没有吃过这簸箕粉了,居然还是当年的味道!”两位年轻人现在又着手在玉林、北流城区开几家分店,即将以连锁加盟的方式来发展壮大,把家乡的小吃打造成一个远近闻名的连锁品牌。
(记者 郭福春 实习生 顾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