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经济带因水而生,却是因“船”而旺。100吨级、500吨级、3000吨级……随着西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江面上的船舶吨级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
广西水运的复兴与发展,同样离不开船,更离不开成千上万“以船为生”的人。新年伊始,记者走近这样一群人:他们或靠船谋生,或因船而富,他们在见证西江的兴衰历程的同时,也成为广西水运复兴历史画卷中的缩影。
船长的愿望
已经4天了,来自贵港的“润桂690”船仍停滞在西江江面——下游一公里处就是长洲水利枢纽。
1月12日,梧州市交通局当天数据显示:西江上游候闸船舶达399艘。“与往年相比,这算是比较少了”。
事实上,对于长洲枢纽动辄一周甚至数月的滞航期,在这条航线上跑了5年的“润桂690”船长张崇师早已习惯。
南宁—广州航道是目前广西最繁忙的航道,全区内河运量的90%经过这里,而长洲枢纽正位于该航道的咽喉位置。
随着西江航运的迅猛发展,截至2013年,长洲一、二线船闸实际年过闸量已达7000多万吨,是原设计过闸量的两倍多,早已不堪重负。每年枯水期,滞航现象都会准时“上演”。
“没办法,只能在船上干等着。”看着江面上排列的数百只船舶,张崇师叹息,“而且不知还要等多久。”
其实,只要经过长洲枢纽,就可一路畅通无阻,直航至珠三角。不过,张崇师也坦言,这些年西江航道的变化,跑船人都看在眼里。过去贵港跑一趟广州要一个多月才能来回。现在水深了、船大了,来回广州一个星期就行了。
要解决长洲枢纽多年来的堵船之困,唯有将船闸扩容改造、提高船舶通行能力。采访中,正在候闸的船员们纷纷向记者打听长洲三、四线船闸的通航时间。张崇师告诉记者,对于常年过着枯燥、乏味、周而复始航运生活的跑船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解决长洲滞航问题,“候闸的日子实在太难熬了”。
最让张崇师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春节前夕那次滞航,“候闸一个多月,父母和妻子特意从桂平老家赶来,全家人在不到7平方米的船舱里,算是过了个团圆年。”
不过,“福音”已经来临。记者了解到,工期4年多的长洲三、四线船闸目前已经通过验收,今年1月20日三线船闸将先投入使用,春节前四线船闸也将投入使用。4座船闸实现联合调度后,总通过能力可提升到单向1.36亿吨/年,将成为世界上内河通过能力最大的单级船闸,有效缓解长洲滞航状况。
“到那时,我们就能多回家陪陪家人了。”张崇师说。
船主的机遇
对于贵港市华航物流公司总经理彭华建来说,滞航不仅意味着船舶减载、运输成本增加,还意味着客户流失。
以往,“货源少”是贵港船舶运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船主们最头疼的问题。为“补充”货源、发挥水运优势,前些年贵港市政府曾带队到云南、贵州、四川等周边省份开展航运推介,吸引了众多外省企业。
经过一番考察后,外省货商对贵港的港口、航道等条件十分满意。一时间,四川的陶泥、云南的钢材、贵州的矿石和煤炭,纷纷运抵贵港,希望用相对廉价的水运方式,借道西江航运将货物销往珠三角。
而让人未曾想到的是,一到枯水期,长洲枢纽就开始频繁滞航,有时甚至长达数月,运输成本增加不说,生产商无法按时交货,还被客户以违反合同为由索赔。结果,外省的货源逐渐流失。
彭华建还清楚地记得,2009年贵州一家化肥生产企业看中贵港的水运条件,先是用货车将上万吨化肥从贵阳运至贵港码头,刚开始运输很顺利,最后遇到滞航还剩两船货物无法按时运至广州,企业只得支付违约成本。而彭华建和他的华航公司从此失去了这个客户。
现在,随着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打响,加之贵港沿江产业布局的日趋完善,贵港港已从当初的“货物中转港”转型为“货源港”。
记者沿江而行,看到台泥、香港华润、外资爱凯尔等企业在贵港依江而立。江岸上,散装码头、集装箱码头随处可见;江面上,各种吨位的运输船舶满载货物航行其中,水泥、沙、白糖等货物通过这里走向各地。
“西江经济带建设,给我们船舶运输企业提供了机遇。”彭华建说,目前公司业务范围已从珠三角拓展至福建、上海、天津、大连等沿海各大港口。
现在从贵港出发,上至南宁下至广州,都可常年通行2000吨级船舶。而随着贵港枢纽二线船闸的开工建设和长洲枢纽三、四线船闸的通航,西江水运条件将更为优越。彭华建和他的华航公司正未雨绸缪,谋划订制4000吨级甚至5000吨级的大型船舶。
“航道等级不断提升后,船舶大型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彭华建说。
“船王”的信心
不仅船运行业“嗅到”了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船舶修造业同样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势头。
麦少平是贵港市江南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被行内人称为西江“船王”。
1月13日,江南船业船坞内,长约70米、宽约15米的“华航818”正加紧建造。“这艘5000吨级的船舶,是目前江南船业建造的西江水系最大内河集装箱船舶。”回想起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历程,麦少平告诉记者,2012年前公司建造的最大船舶才2500吨级。随着西江经济带的建设,船舶订单越来越大,公司目前建造的5000吨级船舶就有两艘、3000吨级有5艘,总造价达6000多万元。
“船王”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随着西江航道整治、航道等级提升以及沿西江港口、码头设施的完善,船舶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船舶修造业一改往年萎靡景象。
数据显示,2014年仅贵港航区从事修造船业的人员就有近5000人,整个航区的18家造船厂去年共接到160艘3000吨级以上大船的订单,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几乎为零。
在此机遇下,麦少平的江南船业加快了技术升级改造,通过提升内功,实现了产能的巨大飞跃。
“现在公司采用了自动化设备改进工艺,由原先效率低下的整船建造,向分段建造合拢的形式改进。”麦少平介绍,原本一艘5000吨级船舶建造需要耗时至少8个月,分段组装之后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一个月就可实现两艘5000吨级船舶的建造任务。
借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麦少平在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筹建了3.4万平方米的新厂区,建有5000-8000吨级标准船台5座、1000-3000吨级标准船台8座,年新造普通货船和集装箱船舶60艘共15万载重吨。
“西江之所以被称作‘黄金水道’,是因为它的运力和发展空间每年都在变化和提升,这给我们船舶修造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商机。”看着西江沿岸慢慢建起的工业园,看着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港口码头,“船王”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对这条江失去过信心。(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 欧乾恒 本报通讯员 符元基 李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