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提升首位度 今朝更好看

珠江-西江经济带|来源:广西北部湾网2015-01-29 16:03:46|网络编辑:张倩

\

  南宁市按照生态自然化、多彩化等“六化”原则,进一步扩荫增绿,增花添彩。杨素颜/摄

  核 心 提 示

  2014年,南宁市克难攻坚、砥砺奋进、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为总目标,锁定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大重点,紧抓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两大关键,夯实社会稳定和队伍建设两大保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预计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67亿元,同比增长8.1%;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26.6亿元,增长11.2%,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53个百分点;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5.44亿元,增长18.6%;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16.9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50元,增长11.3%。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也都取得了新进步。

  强化理论武装 加强作风建设

  南宁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坚持带头学习,集中传达学习15次,市委中心组分专题研讨交流7次,研究贯彻落实措施50多条。南宁市委还通过印发学习通知、组织宣讲团、观看专题片、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组织全市干部学习贯彻,轮训了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2150多人(次)、乡科级干部1.8万多人(次),以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阐释讲话精神,不断掀起学习贯彻热潮。通过学习,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了对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南宁市委着眼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自觉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全市工作。该市坚持将讲话精神落实到推进改革发展全过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务实措施;落实到保障改善民生全过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落实到创新社会治理全过程,积极抓好社会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落实到从严治党的全过程,持之以恒改进干部作风,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南宁市委在中央部署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组织开展各环节的活动,切实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上下形成作风建设的新常态。

  从活动一开始,南宁市委就坚持广泛开展“五个教育”活动,深入学习革命先辈和身边先进典型,夯实了广大党员自觉参与活动的思想基础;积极开展“基层调研问计于民、电视问政承诺于民”活动,直接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大胆亮短揭丑,激发了改进作风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典型事例分析,市委常委会带头召开3次典型事例剖析会,从具体事例中反思倒查“四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召开民主生活会,确保民主生活会动真格、有辣味,达到了“团结-批评-进一步增进团结”的目的;坚持边学边改立竿见影,市委常委会对查找出的“四风”突出问题,明确了11项整改措施、31项专项整治任务、32项制度建设计划,每位常委都认真履行牵头责任,带动各级各部门深入整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南宁市广大党员干部普遍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锤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切实把劲头鼓了起来,作风实了起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真抓实干、克难攻坚的良好作风,积极投身全市各项工作中,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积极应对新常态 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南宁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应对经济新常态,认真分析研判,抢抓发展机遇,切实采取措施,大力破解难题,奋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旺市”战略。一年来,南宁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积极寻求加快南宁经济发展的新办法、新动力,努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将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深入实施6大重点产业发展、强优企业培育、产业园区成长3大行动计划,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81亿元,同比增长10.8%,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40%。重点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以中恒、神冠、海王、柳药、百会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群初步形成,总投资达79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年总产值达410亿元,每年贡献利税约37亿元;以斐讯、研祥、禾田信息港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集聚,总投资达145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年总产值达355亿元,每年贡献利税30多亿元,这些重大产业项目,将为南宁的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明确提出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县(区)委书记工程来抓,全年建成标准厂房主体工程面积206万平方米,并且签约了一批落户项目,“筑巢引凤”初显成效。精心筹备并成功申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获得国家连续3年共15亿元综合奖励资金,为节能减排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大力发展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引金入邕”成效显著,东亚银行南宁分行正式落户,南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南宁股权交易中心获批筹建,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和金融街落户项目56个,全市银行、证券、保险、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超过260家。做强做优现代商贸业,青秀万达广场、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等建成开业,宝能、合景泰富、安吉万达、华润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获批,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落户。南宁市加快发展旅游业,制定了青秀山、大明山、昆仑关风景区保护开发政策,青秀山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上林龙母湖、马山环弄拉旅游圈等重大旅游项目加快推进。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着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扶持投资2.5亿元的金穗公司、计划投资6.1亿元的粒粒谷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桂洁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把全市12个综合示范村建设作为县(区)长工程来抓,经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想之外的良好成效,很多新村的建设注重与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不久还专门给坛板坡村民回信,充分肯定了坛板坡的变化,鼓励坛板坡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

  二是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工作。南宁市健全完善《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制度》,成立22支服务队深入项目一线和企业车间,选派一批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到企业挂职,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帮助重点企业壮大发展。2014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592家,比上年增加44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40家,其中富士康产值达223.34亿元,南南铝产值达37.15亿元。同时,狠抓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推动双汇、百威啤酒、富士康二期、南车铝材精密加工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推进绿地、万科、恒大、世茂中心、海尔·青啤、广西建工集团建机公司整体搬迁改造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促进南车轨道、大自然地板、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万达茂等一批项目新开工建设。

  三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南宁市委常委班子带头落实招商任务,多次组织经贸代表团“走出去”,先后到上海、深圳、杭州、长春、武汉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了斐讯、世茂、禾田、修正、阿里巴巴、京东、中兴、华强、英利、源政等一批世界、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落户南宁。借助“两会一节一赛”平台和中国绿公司年会在南宁召开的契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沟通联系,在更大范围宣传推介南宁。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年新签约内资项目568个,新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59家;到位资金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03个,到位的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10家;实际到位内资856.46亿元,其中到位区外境内资金779.62亿元;直接利用外资(广西口径)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2%。

  成功举办世锦赛 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体操世锦赛是南宁乃至广西历史上承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体育比赛。南宁市举全市之力,扎实有序地做好赛事的筹备和组织保障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下大力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成功举办了一届“热烈、精彩、难忘、成功”的世锦赛,向世界展现了南宁生态文明宜居之城的崭新形象。

  举全市之力做好筹办工作,确保世锦赛圆满成功举办。南宁市坚持高效务实办赛理念,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协调有序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精心策划并出色完成开闭幕式、开赛仪式等文艺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接待72个国家和地区参赛代表团的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国际体联大家庭成员及国内外嘉宾1400多人,向世界充分展示了高标准的赛事服务水平。借助赛事推介南宁,纽约时代广场播出世锦赛宣传片1470多次,央视多个频道播放南宁城市形象宣传片,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转了赛事的转播信号,900多名国内外记者来邕采访报道赛事盛况,极大地提升了南宁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各界媒体一致评价体操世锦赛办出了“奥运水准”。国际体联主席布鲁诺·格兰迪认为:此次赛事组织堪称卓越,这是他职业生涯和国际体联历史上举办的最成功、最精彩的赛事之一。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也对南宁市成功举办世锦赛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赛事筹办过程中,全市上下凝聚形成了“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争创一流、精益求精,敢于担当、克难攻坚,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世锦赛精神,这是南宁最宝贵的财富,必将对南宁的现代化建设和各方面的工作产生持久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以举办世锦赛为契机,加快以五象新区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南宁市坚持把五象新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重点推进总部基地、金融街、五象湖周边及沿江区域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等一批服务世锦赛的配套项目如期建成,五象大桥、英华大桥、平乐大道建成通车,一批总部基地和金融街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启动五象岭森林公园的保护规划工作,五象新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79.66%。该市狠抓城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项目119个、续建218个,城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7.20亿元,同比增长34.5%,投资额及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机场新航站楼顺利建成,南宁东站正式启用,南宁至北上广等多条高铁线路开通,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广西高铁经济圈基本形成;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实现新突破,南宁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营,老口航运枢纽船闸通航,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内河航运迈入新纪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南宁外环高速以及五象-壮锦立交等8座城市立交桥等项目建成通车,困扰沿线居民8年的枫林路“断头路”得以打通,地铁1、2号线全面加快建设,3号线庆歌路试验站开工建设,青山大桥、五象-平乐立交、青山-英华立交等一批新的跨江大桥、城市立交桥和主干道过街天桥开工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借助世锦赛向世界展示壮乡首府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深入开展“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加大严管重罚力度,重点整治“脏乱差”等各种社会乱象,查处机动车违规行驶、行人闯红灯、商贩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90.9万次,拖车6.4万辆(次),媒体曝光386家企业及1100多名个人违法违规的不良信用信息逾4000条;加强交通疏导力度,提高市区路面停车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改善通行条件,新增路面机动车停车位2万多个,人行道非机动停车位2.6万多个。加大拆迁力度,全年共完成拆迁1087.9万平方米(含拆除违法建设面积643.5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面积997.45万平方米;拆除了市区周边的违章烟囱907根、无证照锅炉462台、违章高杆广告397杆,搬掉了社会普遍关注的民族大道“拦路石”。深入推进“中国绿城”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发动市直机关单位带头参与城市主干道路绿化示范段建设,按照生态自然化、多彩化等“六化”原则,进一步扩荫增绿、增花添彩,不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彩化水平。大力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初步建立清洁乡村的长效机制;深入推广实施《南宁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及推荐户型奖励办法》,加快打造农村新风貌。加快推进“老南宁·三街两巷”和水街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充分激发市民主人翁精神,不断提高城市人文素质。南宁市紧紧围绕服务好“两会一节一赛”等重大赛事和活动,以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提出一系列规范市民文明行为的有效措施,进一步营造文明有序的城市风尚。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市民文明出行,广泛发动司机朋友“礼让斑马线”,严格督促商家业主做好“门前三包”,组织号召在校学生争当文明先行者;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有力整治了一批突出的社会失信行为,有效提高了市民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特别是世锦赛期间,广大市民在全世界面前表现出的热情、文明、有序、友善,得到了各国嘉宾的高度赞扬,为南宁增了光、添了彩。

  坚持从严治党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党建新常态下,南宁市始终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

  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统一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为实现提升南宁首位度目标凝聚强大正能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成功推出陈美杏等重大先进典型,全市共有9名先进典型荣登“中国好人榜”。抓住举办体操世锦赛契机,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全方位提升南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强互联网宣传管理,强化新媒体管控和网络舆情监控处置,网络舆情信息采用量连续4年居全国17个直报点城市第一位。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形成制度化、步入常态化。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南宁市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强化清廉干事的用人导向。把从严管理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开展了市直机关科长评议和交流等活动,跨部门跨领域交流任职科长245名,对部分“后进科长”进行了职务调整或免职。制定实施《市委管理干部失信行为惩戒暂行规定》《南宁市加强管理监督进一步发挥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暂行办法》《南宁市纠正县乡干部“走读”问题暂行规定》等系列从严干部管理制度,以科学的制度设计着力打造一支清廉干事的干部队伍。研究出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转化提升24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投入8600多万元加强村(社区)阵地建设,投入2496万元加强乡镇庭院、周转房、食堂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环境。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南宁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全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5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加大执纪监督检查和惩戒问责力度,整合各级“两重两问”机构监督力量,全年开展督查3.1876万人(次),约谈责任单位280个、责任人613人,问责950人。举办了14期“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电视直播节目,曝光的107个问题基本整改落实到位。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督促违规会所整改,全面清理整治“吃空饷”、多占办公用房、公款送礼、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问题,通报了2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全年党纪政纪处分59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6人,有力震慑了违纪干部和腐败分子。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发展活力

  南宁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的决定》,在全区较早成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改革办,成立了8个改革专项小组,分别由市委常委担任组长,牵头推进各重点领域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召开2次会议,印发了《南宁市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的改革任务的同时,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农村住宅建设管理等一批富有南宁特色的改革事项,并将首批改革任务细化分解成119项改革项目,督促各项改革任务按时按质推进。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推行大部门制,组建南宁市卫计委、农委、林业和园林局、旅游委、金融办,调整工商、质监、食药监等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体系、提升行政效能。改革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在封闭式管理、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下大力气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支持五象新区先行先试,实现新区审批“不过江”“不过夜”;顺利启动经开区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挂牌成立全区首个行政审批局,在全区率先启动企业“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推行“审管分审”“并联审批”等方式,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大幅提高。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股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跨境人民币业务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改革创新的实施办法,营造了宽容改革失误、激励探索创新的良好氛围。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南宁市坚持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南宁市始终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之中,投入为民办实事资金79.58亿元,全面完成自治区和本市各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累计新增就业8.58万人。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35%。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7016万套,基本建成2.0896万套,棚户区改造完成1.245万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和精准扶贫,帮助11.9万贫困群众脱贫。

  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事业体系。研究出台一系列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政策文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邕宁高中新校区等17所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稳妥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事业,南宁博物馆主体工程竣工,创作的壮族群舞《骆越先歌》斩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以南宁重大历史革命题材为背景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兵变1929》在多个电视台热播。成功举办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重要赛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南宁”建设,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综治信息化建设社会治理模式。开展反恐维稳专项行动,加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力度,抓好敏感人员、敏感群体、敏感案(事)件问题和一批历史疑难矛盾纠纷案件的排查化解稳控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两会一节一赛”等重大活动期间没有出现群体性事件。2014年,全市各类矛盾纠纷调结率达96.7%,由市领导包案调处的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有力维护了首府大局和谐稳定。

(本版图文除署名外均由南宁市委宣传部提供)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