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精准,再精准
——看广西如何将脱贫任务指标落到实处
到田阳县打听双达村,人们会问你是新双达还是旧双达?旧的在坡洪镇,新的在田州镇。
旧双达村是田阳39个自治区贫困村之一,也是坡洪镇最贫困的一个村。去年9月,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曾深入到这里调研,听取这个村的情况汇报,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易地扶贫安置大计,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把脱贫任务指标落到实处的问题。
1月16日,记者来到旧双达村弄照屯采访,看到一条四五米宽的新建水泥路延伸到了村里。有了这条路,从县城到这里的车程已从原来的两三个小时缩短至不到1小时。
“旧双达太穷了。”村支书覃志明介绍说,全村的耕地“凑数”也只有549亩。“为什么是‘凑数’?”记者问。原来,这个村大多是石山,20个自然屯296户人家大都分布在山窝窝里。村民只能利用石缝里零零星星的土地种植玉米、红薯作为口粮。记者留意到,弄照屯四周种植了不少竹子。“二三十年了,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缺水呀,竹子都长不好,卖不来钱。”覃志明说,每年10月以后屯里的水井就干了,大家只好到七八公里外挑水,“一天只敢洗一把脸。”
“四难、两少、一多”成了旧双达村的真实写照。“四难”即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住房难,“两少”即耕地少、收入少,“一多”就是“光棍多”。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全村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里群众外迁的愿望非常强烈。村民告诉记者,早在2001年开始,村里就有86户人外出打工,或在县城或县城附近安家落户。
“这就是现在的移民新村。”覃志明把记者带到位于县城田州镇凤马村的双达新村。201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及村“两委”的带领下,群众通过联合筹集资金的方式,自行购买凤马村58亩土地作为宅基地,解决安置问题。
这个项目列入田阳县2012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可安置群众300多户。
“搬出来就有出路了。”今年1月初刚从广东回来在新村建房的覃炳果对记者说。目前,100户群众已完成建房并入住,270户群众正在建房。搬迁的群众通过打工、经商、承包土地发展种养业等方式获得收入,生活得到了保障。
记者注意到,旧双达村仍有20多户人家留守原址,这些大多是五保户、低保户。对于这些留守的村民,当地党委政府并没有把他们遗忘。搬出去的村民腾出来的土地、房屋,留守户都可以使用,大大改善了生产居住条件。同时,政府组织群众在旧双达村种果树、林木等,生态植被也逐步得到恢复。
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类施策,易地扶贫搬迁和就地脱贫相结合,田阳县的做法是我区推动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集老、少、边、山、库、穷于一体,广西的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交织,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硬骨头”。2014年我区农村贫困人口虽然减少了96万人,但目前仍有538万贫困人口,而且大部分人口分散在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如何才能把这些群众的脱贫任务落到实处?
“关键在于精准扶贫,把原来的‘漫灌’变为‘滴灌’。”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吴宇雄说。他介绍,到去年底,全区106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县、5000个贫困村、634万贫困人口已全面完成建档立卡工作,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去年,我区选派3.4万名干部组成111个扶贫工作队进驻1.4万个行政村,落实定点扶贫帮扶单位7677个,所有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3个以上区直或中直驻桂单位定点帮扶,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全覆盖。
精准扶贫离不开扶贫资金的精准投入。我区以扶贫绩效为导向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已开始实行,初步改变了过去“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分配模式,并开始搭建扶贫资金使用的防火墙、高压线。同时,我区百色、河池、崇左等地积极探索信贷扶贫,合力推动金融扶贫方式创新。2014年,扶贫小额信贷奖补试点县由10个扩大到20个,每个县安排2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作为奖补资金。全区向贫困户投放小额信贷7.8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今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我区力争减贫85万人,重点县、片区县及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吴宇雄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更加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大力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广西日报记者 韦继川 通讯员 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