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爱耳日:把耳朵叫醒!煲电话粥不能超过半小时哦!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综合报道2015-03-03 10:28:48|网络编辑:张倩

视频:全国“爱耳日”——安全用耳 保护听力

3月3日是第1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有12%-15%的青少年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

南宁专家也表示,在南宁青年少年听力受损情况呈现上升趋势,除了先天因素外,很多听力受损是戴耳机听音乐或打电话造成的。

为此专家建议:每次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60%。

每天听耳机

16岁女生听力受损

今年16岁的佳佳(化名),是一位高一女生。近日,妈妈带着她来到了广西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接诊的是该科唐凤珠主任医师。

“医生,医生,帮我看看我女儿的耳朵怎么了?”佳佳的妈妈着急地问着唐医生。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喊她总不答应,要高声连叫几声她才有反应。”

经唐凤珠医生检查,发现佳佳耳朵并没有穿孔流脓症状。但是听力测试显示,她的最低听力只有50分贝,属于中度听力损失。

换言之,声音高于50分贝的,佳佳才能听见。而声音只要高于25分贝,正常人就能听见了,但一般社交的声音是50分贝。

听了医生的详细分析,佳佳妈妈向医生坦言,“怪不得,女儿在上课的时候,或者打电话给她,她要很认真听,才听得见。”

原来,佳佳上了高中后,她每天戴着随身听,不管放不放音乐都把耳机挂在耳朵上。不论走路还是坐公车,经常戴耳机听音乐。乘坐公交车时,周围噪音比较大,她更是把音调量大。特别是晚上学习的时候,一听就是3个小时。佳佳保持这样的习惯已经有1年了。

唐凤珠介绍,很明显,佳佳听力受损,是长期过度听耳机所致。

后来佳佳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虽然听力已有一点点好转,但是不得不得佩戴助听器。“听耳机导致的听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用耳过度

青少年听力受损呈上升趋势

像佳佳这样的青少年,由于听耳机、听手机、听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而出现听力受影响并不是个案。

据介绍,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用耳不当发生的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有12%-15%的青少年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

对此,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颈外科陈平教授也深有感受。曾接诊过一个高三的男孩,他非常喜欢听耳机,不单听英语进行外语学习,经常听音乐,有时甚至戴着耳机入眠,这样的坏习惯从初中就开始了。可到了高考,本想报考飞行员的,体检时才发现,听力受损了,听不清楚4000赫兹的高频音,最终被刷了下来。

陈平教授称,“每天在医科大一附院做听力测试的有60-70人次。其中,小孩占了1/3,以中度听力受损居多。从临床上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特别是中学生,听耳机过度,导致青少年听力受损呈上升趋势。”

在广西妇幼保健院,也曾接到过青年少年听耳机导致听力受影响的患者。该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文春秀介绍,曾经接诊一个14岁小男孩,在放假期间,他戴耳机听音乐时间非常久,甚至长达几个小时。后来感到有闷涨感,才到医院里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是听力下降。通过近半年的治疗,他的听力才慢慢恢复。

文春秀分析道,根据抽样调查,国内0-14岁的听力残疾约37%与噪音环境有关。眼下,很多青少年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打游戏,这些都是导致听力受损的重要原因,由于长久过度用耳,导致人体内耳的毛细胞受损,进而影响听力,甚至会出现永久性的不可逆的听力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对身体并没有发育完全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承受能力较成年人弱,更容易出现听力受损的情况。

新闻知多点

爱耳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一人数众多,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已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部分城市已经成立了防聋指导小组,开展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拓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卫生部颁发的《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对加强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5年3月3日,是第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您注意爱耳保护。

什么是噪音?

噪声是生活中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致难以忍受的声音,正常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300Hz~3000Hz之间。

噪声对听力的危害

人出生时大概有4万个毛细胞,随着人的成长和逐步衰老,毛细胞逐渐死亡。噪声也可以使毛细胞死亡。毛细胞一旦死亡,不会再生,也将失去听力功能。

听力损失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就象一块草坪,偶尔有人在上面走,被压倒的草过一段时间还会恢复,但如果反复被践踏,草坪就会变成硬土,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暂时性:人在强噪声环境中停留,短时间即可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听阈升高10分贝,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听力就可以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力疲劳;如果停留更长时间,听阈增加15到30分贝,听力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恢复,这通常叫做暂时性听力损失。

永久性:在噪声环境下引起的不可恢复的听力变化称为永久性听力损失。永久性听力损失对人生活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防碍语言交流。如果听力损失进一步严重,可导致完全耳聋。

\

\

噪声除了损害耳功能,还会影响全身

耳的主要功能是听觉,噪声对听觉系统危害主要是噪声性耳聋,可引起听力下降和耳鸣。耳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维护身体平衡,所以,噪声还会危害耳非听觉系统,引起头晕。噪声还可以对耳以外的其他系统进行损害,如影响精神、心理和行为等,进而引起头昏、头痛、心慌、烦躁、焦虑、失眠、耳鸣等神经衰弱表现。除此之外,噪声对心血管、消化系统都有影响,可表现为血压增高、恶心、消瘦,免疫力下降,有时还会影响视力。

当然,了解噪声的危害,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耳功能,没必要过度夸大,导致公众恐慌。凡是能够产生声音的物体都能产生噪声,但并非所有噪声暴露都会引发听力损害。因噪声产生的听力损害,取决于噪声强度和暴露持续时间,早期一般可以恢复,晚期则恢复困难。因此,患者应早发现、早干预。

\

如何保护听力?

预防听力受损的措施:措施主要有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即使用护耳器,也称护听器)。

噪声防护用品的选用

选择听力防护用品时,要考虑作业条件和使用者的特殊需求,才可以有效针对性防护,用于预防噪声危害的个人防护用品常见有耳塞和耳罩两大类。

耳朵日常养生保健法

平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保护耳的功能。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声对耳的损伤,周围环境的噪声不要超过65分贝。如果在噪声超过65分贝的环境下工作,要适当采取措施(如戴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否则将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减退。

洗澡或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污水进入耳道,避免诱发耳道感染。如果有污水进入耳道,要用消毒棉签将水吸干,必要时可用少许酒精消毒。尽量不要挖耳屎,因为耳屎对耳道有保护作用,并可以自行排出,如耳屎过多堵塞耳道时,要请耳科医生检查处理。

耳朵保养防病大全

1、预防感冒: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借助钝头的小木棒或火柴棒,面对镜子,按照耳穴图触压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枕穴等,以能耐受为度,其它同拇指按摩法。具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朋友。

2、改善失眠: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此法对于改善睡眠有显著效果,在睡前按压效果尤其显著,往往在揉按中就进入梦乡了。

3、治疗肥胖症:用拇指、食指相交,对压在耳廓上的三脚窝、耳甲艇、屏间切迹、耳屏等处,重点按压便秘点、大肠、内分泌、饥点、肾上腺等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10~35次,每日3~5次,尤以饭前、饭后为主。双耳交替,4~7天为一疗程。也可对着镜子用火柴棒按压,按压强度以能忍受为度。

4、缓解痛经:用拇、食指相交,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会阴等对应穴位。要求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进行3~5次,尤在痛时为最好,双耳交替进行。

健康护耳小提示

1、避免到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D、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6、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7、穿耳洞要防发炎

爱美的女性喜欢戴各种饰物,穿耳洞戴耳环十分普遍。日前,张小姐到医院去打了两个耳洞,当时戴上一副银质耳钉,后来换上漂亮的耳环,可没过多久,耳洞周围便发红,碰一碰就会流血,而且稍微重一点压着了还很痛。

耳鼻喉专家解释说,张小姐的这种情况属于发炎,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一是注意清洁,经常用酒精棉球擦擦;二是耳环对局部有刺激,可以换一副试试。如果仍不能好,只好先放弃戴耳环,等局部伤口彻底长好后再说。

专家建议

如何远离噪声污染

自治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唐凤珠主任医师,针对娱乐式噪声引起的危害,提出以下建议:

1. 青少年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耳机,需要佩戴耳机时,优先选择头戴式,比耳塞式危害稍小。

2. 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应超过45分钟,每隔45分钟,至少摘下让耳朵休息10分钟。

3. 音量的大小以自己能够听到的最小音量为宜,不应追求“环绕音立体声”。

4. 走路、坐车时不宜戴耳机。在这些公共场合,噪音本就比较大,为了能听清楚,不自觉地便把声音开大了,这样容易损害听力。

5. 如果经常去KTV、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嘈杂场所,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

6. 不要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休息不好、精神长期紧张都会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听力损失,以及引起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内耳受损症状。

7.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不可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戒除烟酒。

广西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文春秀则建议:

去过噪声大的环境后,要去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耳朵最好休息24小时。

打电话的时候尽量用免提,使用手机耳塞的时候,最好不要左右耳的耳塞都使用,塞一边最好。

用耳机听音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就应适当休息。而且音量应比平时说话的频率低一些,40分贝就够了,对耳朵损害就小一点。煲电话粥也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坐飞机时,注意的话,可以嚼口香糖。因为耳朵和鼻子间有一个咽喉管口,是相通的。是通过嚼、吞咽的动作,使耳朵内外的压力达到一个平衡。

在坐飞机升起和降落的过程中,即便没有东西吃,也要有咀嚼的动作,即一张一合的嘴上动作。

小孩患上鼻窦炎时,擤鼻涕切忌不可两只鼻孔一起用力,应压住一边鼻子擤一边。

使用耳机应采用“6-6”原则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颈外科陈平教授介绍,目前影响青少年听力的首要因素——戴耳机听音乐或学习。而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害听力。由于每个人听力和使用耳机的质量和时间长短不同,听力受到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噪声损伤及其程度取决于噪声强度和时间,持续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首先引起听力损伤。

为此,陈平建议大家,每次戴耳机听音乐采用“6-6”原则,即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60%。在使用耳机方面,最好用耳罩式耳机,少用耳塞式耳机,后者对听力的损害大于前者。

打电话勿超5分钟用耳机勿超1小时 否则伤害耳朵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大道说,良好的个人习惯是预防耳聋的有效办法。如今,不少青年特别依赖耳机,上下班途中都戴着耳机听音乐,公交车上或地铁上本身就有噪音,需要耳机的声音特别大才能听见音乐。徐主任说,这对听力的损害特别大,他建议,听耳机不要超过1个小时,耳机的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50%,能听到声音的最小音量就可以。还有长时间打电话也会损伤听力,一些年轻耳病患者就是长期煲电话粥,造成耳部血管痉挛,最终导致神经性耳聋。他建议,每次打电话不要超过5分钟。

警惕滥用药物导致耳聋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临床上一些药物的滥用可能导致耳聋。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邓安春介绍,临床上一些药物会损害听力,产生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这类药物通常被称为耳毒性药物。抗生素就是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如氨基甙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还有解热镇痛类药阿司匹林等,其他常见耳毒性药物还有避孕药、麻醉剂、抗糖尿病药等。

邓安春提醒,耳毒性药物的副作用大多是不可逆转的,应慎用。实际上,很多耳毒性药物可以通过选用替代药物进行替代。此外,成年人用药跟小孩用药不同,有些药物大人使用没什么问题,但儿童使用副作用会很大。例如,治疗中耳炎的药物氧氟沙星,成人使用治疗效果会很好,但18岁以内的未成年人不适合使用,家长不要想当然地给小孩用药,避免让小孩的听力遭受损害。

另外,有不少人认为老年耳聋是自然现象,既不去检查,更不求治疗。专家指出,这样的观念不科学,因为老年人体弱可能需要经常服药,除抗生素外,还有阿司匹林、消炎药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如因服药后感觉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前去医院就诊。

青少年安全用耳“三提醒”

现代生活模式让青少年暴露在“聋”的严重威胁中,对此医生提出三个建议:

1.减少接触: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个体防护:参加噪音活动时注意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这是阻隔噪音、减少听力损害的有效措施。

3.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保护听力至关重要。生活中正确用耳包括:(1)不经常挖耳;(2)保持耳道干燥;(3)正确擤鼻。(4)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1.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更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2.睡前不要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伤害会更明显。3.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远离一切对耳朵、听力造成伤害的不利因素。

相关链接

噪音泛滥让我们“聋” 噪音是如何伤害内耳的?

噪音是导致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噪声性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受噪音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损伤部位在内耳;人体的内耳有18000个听觉细胞,这是一种感受听觉的、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易受噪音影响,损伤后不能再生。长期噪音刺激使耳蜗血管纹出现血循环障碍,严重者内皮细胞损伤,继之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病变部位以耳蜗基底圈末端及第二圈病变最为严重。此处主要负责接收4000HZ的声音刺激(高频),此频率受损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不易被察觉;但随着损伤持续存在、听力进一步出现其他频率的下降,这就会导致我们日常所说的“聋”,人们的生活、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只有通过助听器来解决听力问题。 【详细】

关注全国爱耳日,一些“偷走”听力的习惯要改改

自己掏耳朵、长时间煲电话粥……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鼻咽喉科的医生说,这些习惯会悄悄“偷走”我们的听力。

除了药物伤害、病毒感染等原因损伤听力,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让听力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瞿申红博士介绍,掏耳朵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就有可能影响听力,尤其是儿童。

“家长给孩子掏耳朵的工具各式各样。”瞿申红说,火柴杆、发卡、手指甲……家长用这些东西在孩子耳朵里掏挖,稍有疏忽就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造成鼓膜穿孔。 【详细】

儿童感冒易引发“中耳炎”,造成听力下降

不少儿童因为感冒引发分泌性中耳炎,但由于感冒症状掩盖了耳朵病情,导致延误治疗,造成儿童听力下降。在广西区医院耳鼻咽喉科,因为听力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是年迈的老人,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中还有不少儿童也在接受治疗。李女士告诉记者,她7岁的女儿因为鼻窦炎引发其他炎症,正在接受治疗:“鼻窦炎,还有那个扁桃体肥大,有时候她不知道是木还是听不到,她就是不太爱应你啊。” 【详细】

广西举行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3月3日,是第十五次全国爱耳日。当天上午,广西残联、广西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等部门结合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关爱残疾人、共享新生活”2014年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为患有听力障碍的成人捐赠助听器,让他们重返有声的世界。 【详细】

(来源:广西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