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情的交流。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觉得这是回馈给我们志愿者最好的礼物。如果世界上有一种东西让人感动,那一定是真诚和爱心。这也是志愿服务给予留守儿童最好的礼物。
——李庆璇
李庆璇参与本报发起的公益活动,给马山山区孩子送温暖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平凡的人,他们是普通的上班族,却在工作之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来不计报酬。本报连续3年开展的大型暖冬行动公益活动,为上万名山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送去了暖冬物资,然而,这些活动成功举行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荣获2014年度南宁晚报优秀志愿者称号的李庆璇,便是其中之一。
积极参加每次公益活动
20多岁的志愿者李庆璇,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员工,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从大学时代起,她就开始参与公益活动。
大学毕业后,李庆璇进入一家公司工作,每个月的工资也很有限,但她总是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在2012年本报发起的“暖冬行动·捂热山里娃的寒冬”、2013年中秋节本报发起送爱心月饼、2014年本报发起“暖冬行动送爱心年货”等多个公益活动中,捐款名单里总少不了李庆璇的名字。
“她经常在自己工作之余,去做一些很琐碎的事情。比如清点捐款数额、整理志愿者名单、采购爱心物资等,可以说事无巨细。”广西南宁爱心公益团负责人宁世坚谈到对李庆璇的志愿服务印象时称,每次去山区给留守儿童送物资时,她都要对报名的志愿者和车辆进行细致安排,组织志愿者与当地孩子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在给他们送去物质帮助的同时,还送去精神关爱。
帮助弱势群体深有感触
李庆璇从2010年开始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每次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将爱心物资送到弱势群体手中,看到他们流露出笑容是她最开心的事。
“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去山区小学开展志愿者与山区孩子交换礼物活动,并与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互动游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我们逐渐离去的车,不断地挥手跟我们告别,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在志愿服务经历中,李庆璇深刻感受到,自己给这些山区孩子物质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们都非常知足,从他们脸上流露的笑容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正是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经历和记忆,让李庆璇更加坚定参加公益活动的决心,同时她还带动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不仅有付出也收获快乐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付出爱心,收获的是心灵的宁静与纯真的感激,也许我们的行动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是大家一起为之努力奋斗的过程是最难忘的。”李庆璇说,有时候觉得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但带给别人的是一辈子的精神动力。
在做志愿者的经历中,李庆璇因为公益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因为做事细心周到,现在李庆璇成为了公益团队中的一名组织管理者,她每次参与本报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能有效协调工作与公益之间的关系。参与志愿服务与工作是否有冲突?李庆璇说,在作志愿服务中学到的很多东西是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无法学到的,而且还能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她很乐于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记者 赵敏 实习生 陈轶凡/文 记者 宋延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