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两会】外媒热议中国经济“新常态”:抓住7%背后蕴藏的机遇

要闻聚焦|来源:国际在线微信2015-03-09 17:54:41|网络编辑:张倩

连日来,境内外媒体热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7%的经济增长目标。境外一些媒体认为,目标的降低对于西方经济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坏消息,相反,新的数字背后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机遇。关键在于,西方必须调整思路,以变应变,根据中国的新情况,灵活制定经济发展策略。

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3月5日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虽然降档但依旧是澳大利亚的增长引擎》的署名文章。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以辩证发展的思维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率下调至7%这件事,一切担忧悲观的情绪将不复存在。

文章称,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非常大,所以即便是在7%的增速下发展,中国每年所创造的经济增长总量也远比10年前中国以10%的速度发展时多。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放在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滞缓的背景下来考虑。

文章认为,对于中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这件事,澳大利亚不必过分担心,原因是,中国对资源消耗的依赖正在降低,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正在上升。如果澳大利亚政府转变思路,中国将变成澳洲食品、教育、旅游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大户。所以,澳大利亚必须变得足够聪明、足够灵活,以便吸引中国的投资,生产中国需要的东西,抓住中国经济转型的新机遇。

雅虎财经3月4日发表的文章强调,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转型,从过去以廉价劳动力为驱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以增加内需为主导的消费型经济。而这一转变对西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中国制造”将逐渐让位于“中国消费”,而急于扩大出口的西方企业将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文章以苹果公司举例说,中国曾经是苹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生产基地,现如今,中国成为了iPhone系列手机的消费大户,去年,iPhone 6和6 Plus在中国创下了更高的销量纪录。

英国《独立报》6日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英国金融服务公司哈格里夫斯·兰斯多恩(Hargreaves Lansdown)的研究主管马克·丹皮尔(Mark Dampier)撰写的评论文章称,很长一段时间,英国国内充斥着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减速的悲观情绪。但实际上,中国经济蕴藏着很多尚未完全开发的潜能,比如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等。另外,中国的保险业以及铁路等基础设施也是外商投资的“朝阳产业”。总而言之,中国的投资机遇是长期存在的,目前并没有消退或缩小的迹象。

路透社专栏作家彼得·塔尔·拉森(Peter Thal Larsen)认为,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是中国成熟的表现。他在5日刊发的评论中写道,相较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7%这个数字更有利于中国的进步。目标定得过高,容易助长地方上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心理,而忽视了长期的结构改革或者那些不太容易量化的发展目标,比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以,适当调低GDP增长目标,是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TYyODMwOTMwMQ==&mid=203670074&idx=3&sn=25196a587020fb25711972c2f9ee6c4f&scene=1&key=8ea74966bf01cfb66f2c97ce558bdf48faf86a85d5d7bab9074cce120bed1c7f84765ae6a3de5b99c4c9aa75cdc1a1e7&ascene=1&uin=MjkwNTIwOTYw&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sMGMGzbHjYIPevO3k35QkMpVTMFooMs5tkGwYpryHc3%2Fc6hYsNT0W6JqbFTLKu9B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