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学生军

延伸阅读|来源:BBRTV综合2015-04-24 18:50:04|网络编辑:周玲

 \

位于青秀山帽子岭的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导 语  

  广西学生军是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抗日救亡武装团体,一共组建了三届。第一届在1936年“六一”运动(指在1936年6月至9月,广西的新桂系和广东的陈济棠粤系以抗日运动之名义,反抗国民政府的政治事件,最终以双方达成政治妥协而结束)后成立,共招收700余人,其中女生60余人,运动失败后解散,存在时间仅月余。第二届于1937年10月组建,约300人,培训后奔赴武汉、安徽配合第五战区工作,1939年结束。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广西告急,而此时广西部队大部份已调往前线,留守不足御敌。11月,广西当局以第五路军总司令部名义组建第三届广西学生军,总司令为夏威,原计划成立一个团,招收1200人,但报名者高达18000余人,最后录取4200多人,扩编为三个团,其中女生500多人。中共也派遣90多名党员秘密加入,大多在学生军中担任正副班长或学生军所办报刊的主编和编辑。第三届广西学生军成立后,深入桂南城乡和日军后方,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建立和训练民众性抗日组织,发动民众实行破坏交通,切断日军的物资补给,协同正规部队袭击日军。

  以下收录为第三届广西学生军概况及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历史照片。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概况

  (此部分作者蒋庚荣,原横县横州镇中学副校长、老党员

\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英姿(图片来源:《南宁晚报》,由南宁党史办供图

\

1939年冬,广西学生军在梧州宣传抗战(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1938年冬,广西当局以第五路军总司令部名义发出布告、公开招考青年学生和社会青年组建广西学生军的时候,由于广大青年学生爱国心切,加上各地中共地下组织按照省工委指示动员一批党员骨干带头并发动进步青年学生参加,于是在全省各地很快掀起一股“投笔从戎”的参军热潮,特别是在校的中学生,大家争先恐后,踊跃报名者达一万八千多人。这样,广西当局原拟招一个团1200名的计划,不得不增招到4269人,扩编为三个团。

  学生军按军队团、营、连、排、班的建制编成。团以上设学生军司令部,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兼任学生军司令,郑日藩为副司令,刘士衡为政治部主任。第一团先于1938年11月27日在桂林成立,团长先是林枢,后是黄冠南;第二、三团于12月15日分别在荔浦及荔浦马岭圩成立,二团团长是肖光保,三团团长是蒋晃。团辖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每大队辖四个中队,中队下为区队、班。区队长以上为“官”,由司令部委派。班长由学生民主选任。兵称学生,互称同学,军官与学生之间只有职责上的不同,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区别于其他军队的地方。

(二)

  广西当局之所以组建这一届学生军,其主要目的是希望 依靠广西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去宣传组织发动民众,支援前 线配合部队作战,以抵御日寇的入侵,保住广西。这也就是 学生军司令夏威所说的:学生军不仅要能够“叫”(宣传民众),而且要能够“打”(参加游击战争),“叫”“打”之外,更还要能够“裹”(组织民众)。这种能“叫”能“打”又能“裹”的本领就是学生军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叫”“打”“裹”的任务就是学生军的任务和执行的具体工作。

  这里必须提起的是,在这四千多名学生军中,有90多名地下共产党员(占当时全省党员的十分之一),他们是响应中共省工委的号召而参军的,他们同时也就带着党指示的任务而参军。当时中共省工委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在学生军中正确运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团结进步群众,提高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发动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掀起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若日军人侵广西,则设法摆脱国民党的领导,到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独立自主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三)

  学生军三个团成立后,即集中桂林训练,后又分赴平乐、桂平、宾阳集训一段时间,才于1939年4月份分别开赴各地城乡,深入山区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第一团开赴平乐、荔浦、修仁、武宣、钟山、贺县、信都、怀集等县;第二团开赴梧州、藤县、平南、桂平、贵县、玉林、博白、陆川、兴业、岑溪、北流、容县等县;第三团开赴南宁,武鸣、 宾阳、横县(第九中队)、永淳(第十一中队)、扶南、绥渌、同正。崇善、左县等县。1939年11月15日敌军在钦防登陆后,随着战事形势的需要,第三团又派一部分(主要是第九中队),赴广东省第八区的灵山、合浦、防城、北海、钦县,第二团又应邀派一部分到广东第七区的茂名、廉江、电白、遂溪、吴川、化县、湛江、赤坎等地去活动。1940年,桂南战事出现相持局面后,学生军于5月集中隆安县下颜圩整编,在自愿原则下。140多人去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学习,800多人参加宜山第十六集团军干部训练班受训,一部分回校复学或到社会工作,余下1196人留在学生军,缩编为一个团称广西学生军团,团长是黄冠南,政治室主任靳为霖地下中共党员)。

  这时,学生军团三个大队的主要任务是:第二大队开赴十六集团军驻防的崇善、左县、隆安、扶南、武鸣等县进行战地工作;第三大队分到军民合作站工作(总站设在柳州,下设五个支站共56个分站,地跨30个县市);第一大队则开赴十万大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当成功地偷越了日军控制的邕龙线到达上思县后,由于日军撤出广西(1940年10月29日),南宁光复,建立敌后根据地的计划未有实现,转为在收复区协助恢复地方政权,搞善后调查、救济、生产、清查汉奸、组织民众回乡重建家园等工作。

  日本侵略军退出广西不久,皖南事变发生、新桂系公开追随蒋介石反共,乃于1941年6月下令8月正式宣布解散了学生军。

(四)

  这一届学生军,存在将近三年,先后到过广西全省当时12个区99个县(市)中10个区55个县(市)和广东南路第七、八两区的10多个县(地区)工作。所到之处,积极忘我夜以继日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运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鼓动、组织、训练群众,带领群众支援前线,军民合作,坚壁清野,破坏敌人交通线路,防奸锄奸,缉私,直至亲上前线参与、配合部队与日军作殊死战斗等等,处处表现出参军之初那种一腔热血,精诚抗日救国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祖国,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新中国建立三十七年之后,南宁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夏在青秀山筹建,于1988年11月28日举行正式揭幕典礼的“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当年广西学生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重建的。

  学生军是1938年冬国共合作抗日高潮中新桂系为适应抗战形势保卫广西的需要而成立,又在1941年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中新桂系公开反共之后解散。学生军两年多来的工作,始终贯彻执行广西当局所给予的“叫、打、裹”任务,其中地下中共党员也始终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团结、抗战、进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而且任务的完成是出色的,工作的成绩是巨大的,战斗的业绩是光辉的。历史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学生军是“一个由国民党广西当局组建,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并由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抗日救亡团体”。学生军抗日救亡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是永存的,在广西抗日战争史中永远是光荣的一页。在桂南战场,学生军直接参与对日军作殊死的战斗就有130次,参加作战的人数前后共计978人。当时,从横县去的谢儒文同学(今附城乡新桥村人)和从原永淳县去的古世泽同学(今平朗乡平朗圩人)就是在钦防前线率领驻防部队抗击日军入侵的激烈战斗中英勇牺牲的。

  学生军不仅做了大量的出色而卓有成效的抗日救亡工作,而且在这个抗日斗争的大熔炉里,通过共产党人的带动影响,广大同学得到启迪,努力学习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党组织从工作实践中,积极培养、发展了一批党员,培养了一大批从朴素的爱国思想的青部学生成长为迫切要求进步、要求民主的革命青年。正是这批党员和要求进步的革命青年,在学生军解散后,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大多数在广西成为各个时期革命斗争的重要骨干力量,有的担任领导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

  当广西当局公开在各地招考学生军的时候,我横县(含永淳县)青年学生,在地下中共党员的带动和影响下,像各地一样掀起一股汹涌澎湃的参军热潮,应招参军二百多人。其中永淳县八十多人。他们经过十几天的艰苦步行,到达桂林报到,编入第三团第九中队(永淳县的多数编人二团四中队)。先后在桂林、宾阳集训后于1939年4月以中队为单位开赴各地工作,第九中队开回横县、第十一中队开回永淳,分散到各圩、镇、乡、村开展宣传活动。1939年冬日军在钦防登陆,桂南战场拉开以后,随着战事形势的需要,一部分又到灵山、合浦、钦县、防城、北海等地活动。1940年5月学生军集中下颜缩编,原横县、永淳的同学才从此分手、各奔一方,有的去军校、有的回校复学、有的去军民合作站、有的留在学生军团,即在此时,也不一定同在一个中队了。

  1941年夏学生军解散前,学生军团中共党总支在桂西南特委领导下,拟订计划通过团政治室向学生军司令夏威提出整套的学生军结束的妥善安排计划,获得同意后,通过党组织关系,有的党员转去专门从事党的工作或到各县三青团去加强地下党的领导力量,多数同学到广西合作人员训练班,有的回校复学,有的留在十六集团军司令部直属单位,等等。这样,全军团的党员与同学均有妥善的安排,学生军结束做到了善始善终。

(六)

  广西学生军的团体是解散了,但学生军抗日救亡、要求进步、继续革命的精神还在,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与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抗日战争后期及解放战争开始,原任学生军团里党总支书记莫朗(杨烈)及横县籍的党员与同学陆永耀(陈清源)、闭健才、梁绍升(梁德)、黎德钧、农朝武、以及原永淳县籍的党员与同学屈先记(屈汉平)、屈友予、覃编修、沈成明等,通过党组织或利用各种关系邀集了一批原学生军同学,先后来到属于桂中南区的横县、永淳等地继续进行抗日斗争和开展革命活动。尔后,于1947年领导横县人民在六秀村举行革命武装起义,坚持地下斗争数年,直至1949年扩编成立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配合南下大军解放横县永淳全境,陆永耀、屈友予分别担任了新中国成立后横县、永淳两县的首任人民政府县长。总之,所有参加这段时期革命斗争的原广西学生军同学,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四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生军,距今半个世纪多了。在过去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当年学生军的党员与参加革命的同学始终是人民革命的先锋战士。他们斗志坚强,英勇不屈,奋不顾身,有的同学如黎德钧、农朝武、刘连元、郭廷针以及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谢儒文、古世泽等都先后为国家民族的生存、为人民的事业在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他们舍生取义、英勇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敬仰、怀念的。(作者:蒋庚荣  出版者: 政协广西横县学习文史委员会

\

第三届部分学生军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历史照片

  (此部分照片收集于网络

\

第二届广西学生军老照片

\

1937年11月邹韬奋、沈兹九、金仲华、钱俊瑞、张仲实在桂林李家村与广西抗日学生军合影

\

1937年11月广西抗日学生军在李家村进行实战训练

\

1937年12月广西抗日学生军出发时在桂林街头与亲人话别

\

1937年12月14日广西抗日学生军从桂林步行到灵川途中

\

1937年12月衡阳妇女慰问广西抗日学生军

\

1938年1月广西抗日学生军漫画组在武汉画展后合影

\

1938年1月邓颖超在武昌蛇山抱冰堂对广西学生军讲话

\

1938年1月广西学生军在武汉街头展开抗日宣传活动

\

1937年北上抗日的部分广西学生军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