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鹿寨县走壮乡群众学法“口味”的山歌普法路
“洛清江里涌浪花,党委政府来普法,司法举办山歌赛,法律知识进万家……”一曲曲或高亢或悠扬的普法山歌把鹿寨县普法山歌擂台赛决赛一次次推向了高潮。
日前,鹿寨县举行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传承和挖掘普法山歌文化为主旨的普法山歌擂台赛,比赛分两个阶段,先在各乡镇进行选拔赛,两人组成一队,每个村、社区至少派出一队参加比赛。山歌唱谈的内容主要是宪法、禁毒条例、农业法、环保法、税法、林业法、婚姻法、动物防疫法等。21支队参加了决赛,以自报家门、抽题答唱、分组对唱的方式,唱谈法治,让群众享受到了山歌带来的乐趣,也在快乐中学到了法律知识,鹿寨县普法山歌的魅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示。通过竞唱角逐,平山代表队的覃忠平、罗文秀获得一等奖,中渡代表队获得二等奖,鹿寨、寨沙代表队等获得三等奖。
找准群众学法“口味”打造壮家山歌普法平台
鹿寨县有近40万人口,其中壮族人口约21.82万,占全县总人口数近54%,并且壮家人有唱山歌的喜好和生活习惯,农闲之余、节庆之际,在婚庆典礼上、在圩日热闹之地,壮家人聚集在一起,以山歌表情达意、用山歌说乐道趣,根据这一人口分布特点和壮家的风土人情,鹿寨县司法局、依法治县办公室主动作为,把法治元素渗透到山歌唱谈中,专门组织山歌爱好者进行普法山歌创作,并编印成册,据了解,鹿寨县“六五”普法期间,拨出10多万元作为普法山歌创作和队伍建设经费,编印了5000本《普法山歌集》免费发给山歌爱好者。《普法山歌集》编辑者之一的鹿寨县山歌协会会长韦兰介绍说,这些普法山歌很多来自壮家群众日常的唱词,鲜活贴近,有教育人们要遵守婚姻法夫妻之间如何互敬互爱的,有森林法方面的,教育人们乱砍树是违法行为,讲得很具体,将“生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本土化”的平凡故事,以山歌的形式表达出来。韦兰表示,作为编辑者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
在普法山歌演唱队伍建设上,鹿寨县也投入了财力和精力,在全县组建了11支普法山歌队,覆盖全县各乡镇,他们定期到各乡镇村组巡回演出,开展法律宣传,近年来,全县共开展山歌普法文艺演出近50场次,有10万人(次)基层群众受到生动的法治教育。
建特色学校山歌普法育人
“学法从娃娃抓起”,鹿寨县注重抓好青少年这个普法“源头”,创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引导中小学校建普法特色学校。鹿寨县平山小学就是一所山歌唱谈特色比较鲜明的学校,学生爱唱、好唱,该校教师覃忠平更是山歌的“发烧友”,他喜欢山歌创作。鹿寨县司法局、依法治县办公室专门组织力量到学校进行指导,充分利用这个学校丰富的文化积淀这一特色资源,把普法山歌引进校园,在学校开设山歌特色班,把每周两次的早读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定为山歌特色第二课堂活动,继承这一瑰宝,达到以歌育人的目的,目前该普法山歌班已有学生30人,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同学们通过山歌学习法律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学生小洁(化名)父母因家庭琐事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小洁看到父母的境况心里很难过,他希望父母不要离婚,不要把一个完整的家弄得支离破碎。爱好山歌的聪明的小洁找到学校普法山歌创作组,他希望能针对他父母这种情况创作一首山歌,他要用山歌去劝导父母亲珍惜彼此、珍惜这个家。
“千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夫妻福,婚姻法里有义务,夫妻相爱莫辜负。”小洁深情的演唱让父母听得泪流满脸,父母觉得这样闹下去受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父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此,相互能够谦让,家里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普法山歌唱法治,化解矛盾促和谐
鹿寨县山歌普法队经常活跃在基层第一线,他们以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故事为题材,结合农村地区山林纠纷、家庭纠纷等案件多发而导致矛盾发生的特点,将法律知识通俗、生动、易懂的与百姓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制教育。特别是每年的中渡旅游节、“三月三”山歌节、“6.26”国际禁毒日和“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普法山歌成为节日活动的重要载体,为节日锦上添花。鹿寨县的百姓宣讲员还将山歌作为重要宣讲内容,在百姓宣讲的舞台上用短短几分钟唱出普法山歌,引出普法故事,受到群众喜爱。
鹿寨县司法局退休干部、县医调委调解员李宝璜利用山歌化解矛盾是该县一个典型代表,他将山歌中的普法劝歌运用到人民调解当中,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
鹿寨县导江乡黄坭村新建屯与鹿寨镇独羊村黄石屯隔山相邻,两村曾因一条地名叫“那拢洛”(壮语:意即大伙拢共走的路)的山路闹出了矛盾。有一天,新建屯请来外地木头老板砍运在山上的尾叶桉,黄石屯知道后,几十个青壮年手持木棒,扛着锄头拦在路中间不给人车通过。新建屯见状,也纠集了几十个年轻仔聚集路上。顿时,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正在双方怒目圆瞪,摩拳擦掌时,突然,土丘上传来脆耳的山歌声。
“两村本是同根生,争条通道为哪门;万里长城今还在,谁又拿走几多分?……。”“这坡连着那边坡,两村关系不能脱,好比手拿准星称,秤杆不能离秤砣”。山歌声像波潮,在山野中荡漾。两个村屯村民原本怒气相对,却因山歌引起情感共鸣。
“你我今天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合;歌声不同心一致,矛盾干戈化玉帛”。“山上斑鸠叫咕咕,两村同宗又同族;就像路边溪河水,何不流拢共一湖……。”山歌声此起彼伏,即将要发生的一场殴斗场面,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山歌会。
两个屯的村民在山坡上亮开了嗓子,你唱我答,你来我往,把矛盾纠纷抛在九霄云雾中。两个村调解委主任趁机在现场召开调解会议。大家达成一致共识:路,仍然是两个屯的村民共走的路,新建屯补给黄石屯修路的钱,用来举办山歌会。如今,两个屯的村民和往常一样,赶着牛车,挑着箩筐,舒心地往返在通道上繁忙地耕作,劳动。山路上,歌声笑语连成一片,仿佛奏响一曲曲美丽的山乡乐曲。
鹿寨县巧用当地风序良俗的社会资源,创造出具有壮家特色的普法方式,充分发挥了基层普法的“灵活性”“草根性”“实效性”,让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基层法治创建中焕发着新的魅力和价值。(傅永新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