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地铁上的一对小夫妻喝饮料被罚,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这对小夫妻仅仅因为喝饮料被罚,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也有网友表示质疑,有些低血糖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乘客万一需要喝水应该怎么办?不少网友直呼,这堪称是地铁“史上最严禁食令”!
地铁执法人员开罚单(图片来自网络)
热议:南京地铁“禁饮”再一次引发讨论
在南京地铁1号线上,有一对年轻夫妻坐在座位上,正在津津有味地喝着饮料。此时,巡查的南京市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地保办)执法人员,正好走到这对夫妻身边。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执法人员现场向他们开出了一张警告的罚单。这对夫妻也非常配合,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学习了《南京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的相关内容。之后,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政工办副主任施大江将这条消息发上微博,并提醒乘客:地铁内不仅“禁食”,而且还“禁饮”。
不过,这件事情却引起网友的讨论。“地铁上‘禁饮’,难道连口水都不能喝吗?”不少网友觉得,地铁车厢吃东西有异味,“禁食”可以理解,但是“禁饮”就有些说不通了。“地铁线路很长,有时候在地铁上一坐就是半个多小时,口渴了怎么办?”
争议:车厢内喝水容易影响他人?
其实,去年南京地铁开始“禁食”的时候,曾引发争议。“一年多了,吃东西的人少了,大家也逐渐习惯了地铁车厢内不吃东西。”有网友认为,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在早晚高峰时期,地铁车厢内非常挤,如果有人拿着饮料在喝,万一洒到其他人身上,就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些网友认为,车厢内喝饮料与喝水概念基本上差不多。
“如果水洒在地上,有老人经过滑倒怎么办?”有网友说,听说,地铁车厢内部的卫生都是在终点站进行打扫。“如果中途有饮料洒在地面上,黏黏糊糊的,不仅弄脏地面卫生,还会影响到其他乘客正常通行。”
“喝口水又没有味道,怎么会影响到其他人。”有网友看到这对小夫妻仅仅因为喝饮料被罚,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一位网友说,夏天热的时候,乘坐这么长时间的地铁,经常会遇到口渴的情况。“我是年轻人,忍忍就过去了,但是,这种情况,如果放到小孩子或者老人身上,他们能不能坚持住,我觉得是个问题。”
除此之外,有的网友表示,有些低血糖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乘客万一需要喝水应该怎么办?
回应:喝水是否被罚,要根据现场情况界定
去年7月份《条例》开始实施时,地保办的相关执法人员曾解释说,“立法的本意是不影响运营秩序,而不是罚款。”根据新条例,在地铁车厢内饮食可被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他表示,执法人员会在现场处理时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在执法人员提醒后及时停止行为的,警告就足够了;而如果今天被发现在地铁吃东西,警告后明天又吃,这种情况就会被处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屡教不改的将会按处罚上限最高100元进行处罚。
当被问及地铁车厢内喝水问题时,这位执法人员称,车厢内禁止饮食包括喝水。他建议市民下车以后再喝水,如果是身体不适吃药喝水或者婴儿喝水,会酌情处理。并不是说渴了喝口水就要处罚,这要根据现场情况来界定,“如果泼洒出来对他人造成影响,或者造成设施设备损坏的话,被人投诉,那么依法还是要处罚的。”
评论:就是在地铁车厢里喝个水,需要这样吗?
网友无需对处罚过度反应,因为这次处罚只是开出了一张警告罚单,而且地铁方也表示在车厢内喝水是否被处罚会根据现场情况界定,这对夫妻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学习了《南京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另一方面,这对夫妻带上地铁的是杯装饮料,只有一个活动的杯盖盖住,如果发生车体晃动,的确很容易把饮料洒出来。而地铁方的解释也有道理:万一饮料洒到其他人身上,会影响到其他人;饮料洒在地面上,黏黏糊糊的,其他乘客容易滑倒。
而人们在这个事情上的反应说明,在地铁上“禁饮”需要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现在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在地铁中“禁食”了,因为我们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篇幅去宣传,而“禁饮”也许包括在“禁食”的概念中,没有被特别提及。
另外,我们也可以对饮用品作一个更比细致的管理。一些人提出的观点是:难道在坐地铁时连喝口水这样基本的生存要求都不行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制定更细致的要求,比如,装在密闭容器里的水可以随身携带,可以适当时饮用。比如,含糖、有气等性状的饮料不能带上地铁,不能在车内饮用。这对于一些基本生活需要是可以保障的。但对于解决饮用口感的饮料就要进行管理了。
另一方面,也对我们如何人性执法提出了要求,执法人员建议市民下车以后再喝水,其实这个提法带着部门的“强势”,人们坐地铁除了达到出行目的外,也希望能舒适出行。地铁线路很长,有时候在地铁上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口渴了怎么办?不让喝水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如何让市民方便出行,运营部门在安全制度的设计下还是有改善空间的。就算在地铁中不能饮水是硬性规定,那么在执法中也得更人性化,比如第一次先劝告,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果泼洒出来对他人造成影响,或者造成设施设备损坏被人投诉的话,那么再依法处罚。让人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评论员谢睿)
看看各个城市的地铁是如何规定
台湾
台湾的“大众捷运法”规定,捷运车站内禁止饮食、嚼食口香糖或槟榔等,甚至喝水也是不允许的,违者可处1500元至7500元新台币罚款,大约相当于300-1500元人民币。
西安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禁止在车厢内饮食”。
武汉
武汉是国内第一个以地方法规明令地铁禁食的城市。2012年12月开始实施,对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的进食、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最高罚款可达到200元。
大连
《大连市轨道交通条例》自201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从维护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以及运营秩序和安全方面,对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的禁止行为进行了细化,分列了十四项禁止行为,“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正是其中之一。乘客若在地铁列车车厢内饮食,不听从劝阻和制止,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将面临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广州
2007年,广州在制定《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时,草案初稿曾有“禁止在车厢内饮食”的规定,当时不少人认为,不让喝水,不近情理,随后在草案二稿中,这一规定改为禁止在车厢内进食,即可以喝水,但禁止进食。而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最终通过的条例中,这一规定被取消,而保留有一条“其他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行为”的禁止行为。
2010年12月开始实施的,在法律层级低于上述条例的《广州地铁乘坐守则》则明确提出,乘客不得在列车上进食。
郑州
2013年12月15日,郑州市政府颁布《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列车车厢内进食。违反规定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将被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该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南京
新增5条地铁禁令:1.在列车车厢内饮食;2.使用燃油、燃气类以及体积或者重量超过乘客守则规定的轮椅车等代步车;3.携带充气气球、自行车(含折叠式自行车)进站、乘车;4.携带活禽和猫、狗等宠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碍轨道交通运营的动物(盲人携带导盲犬除外)进站、乘车;5.使用滑轮鞋、滑板等进站、乘车。
上海
2014年1月1日起,上海同步施行的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地铁车厢禁食”规定被写入守则,但未能进入条例。
北京
“地铁禁食”条款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中经历条款删除、又恢复后,2014年9月再次被删的境况。
据悉,杭州、重庆和成都等也是在几经讨论后,最终都取消了“车厢内禁食”条款,改为对乘客加以引导。
国外地铁又有哪些文明礼仪守则
东京:不给其他乘客添麻烦
无声显示屏广告:日本很多列车都在车门附近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广告,这些广告有字幕、有动画,却悄无声息,这也源于不给乘客添麻烦的思想--广告你愿意抬头看就看,不愿意看,我绝不强塞到你的耳朵里。
自觉不接听手机:日本列车上很少听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遇到来电,很多日本人都是先挂断,马上发给对方一条短信,“不好意思,我在电车上。待会再联系。”所以在日本,如果对方不知道你的手机邮箱,联系上会很不方便。遇到不得接听的电话,一些人才一边捂着嘴一边小声应答,之后迅速挂断。还有的会在车门没关闭后马上下车接电话。
禁止饮食:日本电车上除了不能打电话以外,还禁止饮食和大声听音乐。日本车厢内的这些细致的提示和规矩,处处体现了日本人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思想,同时也是日本人很在意被别人添麻烦的表现。
英国:伦敦人爱排队和讲风度
自觉排队不爱挤车:伦敦地铁11条线,400余公里,日均载客量300多万人次。然而,伦敦地铁繁忙但并不拥挤,这源于英国人的爱排队和讲风度。
每个工作日的早6点半到9点半、晚4点到7点是高峰时段,在这一时段总能看到人们自觉排起的长龙。人们会自动站到扶梯的右侧,而赶时间的人则会从左侧快速步行通过扶梯。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不仅体现在排队上,当地铁车厢内人比较满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不上车,站在原地等下一趟。伦敦地铁在高峰时段的发车频率比较密集,平均1-2分钟就有一趟车。
上车习惯往中部站:伦敦地铁最靠近车门两侧的位置,是“优先座位”,优先老弱病残孕乘坐。人们上车后往往直接选择车厢中部的位置,而将这些位子空出来以供需要的乘客乘坐。即使非高峰时段,车厢内有很多空座的时候,大多数男士也会选择站着或侧靠在车厢相应位置。伦敦地铁,几乎看不到老者和儿童站着的情况。
读书看报不说话:伦敦地铁上除了提示到站信息的电子滚动屏,没有电视或广播,于是每个工作日早晚各一份的免费派发报纸和英国人偏爱的电子阅读器kindle就成了人们乘坐地铁的消遣。人们会在看完报纸后随手放在椅子上,接下来的乘客则拿起来接着读。英国人很少在密闭的公共交通工具里大声说话,即使聊天,也是两三个人之间的耳语。
没有垃圾箱:伦敦地铁除了禁止吸烟和喝酒,似乎没有禁止吃东西的明文规定,但即使如此,也很难见到在车厢内大嚼大吃的人,最多是拿着杯咖啡。这一方面可能是英国人比较注重自身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也因为地铁站内几乎没有垃圾箱。自从伦敦地铁在2005年发生了“7.7爆炸案”后,整个地铁系统内都不再安放垃圾桶,只有个别站设置了透明垃圾袋。
纽约:老鼠成群跑 能否吃东西引争议
老鼠成地铁一景:纽约的地铁网线四通八达,几乎可以到达城市的各个地方,便捷快速令人称道。但是,对于很多初到纽约的人来说,“脏乱差”很可能成为对纽约地铁的第一印象。纽约地铁站台里的“独特一景”就是大大小小的老鼠。这些小生物时常在铁轨间旁若无人地窜来窜去,追逐觅食,而乘客们对此无可奈何,只能见怪不怪。
保持距离不推挤:尽管纽约地铁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地铁乘客的文明素养总的来说仍然较高。一个明显例证就是,虽然纽约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一些线路的客流量也相当大,但总能保持良好的秩序。无论是在人群如织的站台上,还是在拥挤的车厢中,人与人之间非常有默契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身体之间一般不会有触碰。如果一辆车厢人已装满,车下的乘客就会自觉地等待下一辆,而不会互相推挤。
俄罗斯:老师专门让乘地铁 从小养成好习惯
不许吃冰淇淋:莫斯科地铁是世界公认的“地下宫殿”。它能够历经近80年的历史仍然保持整洁与美观,跟政府的大力保护、百姓的文明意识密切相关。
莫斯科颁布过多个版本的地铁法规,但都没有明令禁止在地铁上吃东西。根据2008年的最新法规,其仅对“开过封的饮料和冰淇淋”下了“逐客令”。此外,圣彼得堡等地的地铁法规与莫斯科的基本一致。
认可不吃东西的潜规则:然而,即便法规没有规定,俄罗斯人却早已把不能在车厢上吃东西视作“潜规则”。在俄罗斯,“文明行为”本身就暗含了禁止在车厢吃东西。如违反规则,将被处以罚款,但具体数额不详,因为没有体现在法规里。
俄罗斯人在自己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专门让他们乘上地铁,把规矩都记下来,上课的时候再将其介绍给同学们。从小教育加上耳濡目染,使得习惯成自然。
欧洲列国:理解那些来不及吃饭的人
比利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地铁里,记者身边的乘客似乎饿了,撕开一包巧克力狼吞虎咽起来,在他身边有着不太醒目的标识:禁止吃东西。STIB是比利时最大的城市公交公司,该公司所有的运营线路上都明确禁食。但尴尬的是,对违反者没有相关惩罚条款。然而,虽然法律的执行度不高,但地铁里看到乘客吃东西的几率并不大。在比利时生活三十多年的米娅认为这是习惯使然,“很多人知道在车上吃东西可能影响别人。”
法国:在法国,巴黎地铁站里去年张贴了一系列平面广告抨击不文明行。啃着汉堡、乱丢食物的主角顶了一个野猪脑袋。留学生孙逸恺说,法国人认为在公交上吃东西很不礼貌:“就像一条不成文的法律。”
德国:在许多欧洲人看来,在地铁里饮酒比吃汉堡、薯片更加恶劣。德国汉堡市公共交通协会2011年出台“禁酒令”,乘客乘坐巴士、地铁及轻轨等交通工具时,没有打开的葡萄酒、啤酒等酒类可以带上车,喝过酒的乘客也可上车,可车辆行驶过程中禁止喝酒,违者将被罚款40欧元。
新加坡:禁止进食饮水,最高可罚500新元
新加坡地铁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的一家铁道运营公司,其地铁上严禁吃喝,就连开水、矿泉水、瓶装饮料、含在嘴里的糖、花生也不例外,甚至连老人、幼童及孕妇在地铁上也不能喝开水,就连母亲哺乳也会被请下车。通常,地铁站职员会把那些“急需”吃喝的乘客带到一旁去,让他们解决吃喝问题,再续程搭地铁。根据快捷交通系统法令,初犯者可面对罚款30新元,一旦被控上法庭,重犯者可被罚最高500新元,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
小编提醒:乘坐地铁出行 这些注意事项请牢记
1.上地铁前先要购票或刷公交卡:与地面交通工具不同,地铁要先购票或刷卡才能进站上车,因此,上车前您要准备好售票机规定使用的零用钱,根据您将到达的目的地排队购票。
2.进站要通过安检:为了您的安全,购票后要通过安检才能进入地下车站,如果带饮料进站,安检人员会要求您当场喝一口,以便确认饮料的安全,而您随身携带的食物可以让安检人员看一下,不用过安检机,避免食物被安检辐射。
3.乘坐扶梯要靠右站立,避免拥挤:乘坐地铁站内扶梯时,要按顺序靠扶梯右侧站立,给急需步行上下扶梯的乘客留出空间,也避免乘坐扶梯时的拥挤,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4.在等地铁进站时,要服从站内工作人员的指挥,排队上车:地铁列车严格按时进站,按时开车,因此,在等待列车进站时,我们一定要按地面标识或地铁工作人员指挥,按先下后上规定排队有序上车,确保乘车秩序。
5.照顾好老人、孕妇和小孩,同时确保自身安全:乘车时要照顾好老人、孕妇和小孩,把座位让给他们,以确保他们的乘车安全。同时为了自身安全,乘坐地铁要手扶栏杆或专用扶手,一旦急刹车等情况出现时,避免跌倒受伤,也不要紧靠车门,避免开门时受到意外伤害。
6.乘坐地铁不要喝饮料和吃零食:地铁是个公共场所,上下班高峰时人员密集,喝饮料和吃零食,严重影响乘车环境,也给他人乘车带来不便和干扰,因此,乘坐地铁请您不要喝饮料和吃零食。
7.不要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和大音量播放音乐:有些人喜欢在车厢内聊天或打电话,由于车厢内相对封闭又有一定噪音,导致聊天或打电话声音很大,影响其他乘客,因此要避免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同时,大音量播放音乐也影响别人乘车,所以,不要只图个人畅快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文明乘车是每个人的责任。
8.有序下车,刷卡出站:下车时也不要拥挤,按顺序依次下车,出站时,准备好车票或公交卡,在出站闸机排队按顺序刷卡出站。
(来源:930老友记、现代快报、光明网、解放日报、人民网、中国网、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