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开放依然是关键词。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打造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升级版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中国正在积极打造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升级版。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对本报记者说,中国下一步的开放需要考虑吸引更优质的资本和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非常及时。
《印华日报》总编辑、印度尼西亚资深政治分析师李卓辉对本报记者表示,全会公报强调坚持开放发展,这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命运愈发相连的当前,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形成相互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中国同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韩国等多个经济体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时多个自由贸易谈判也在进行中。希望中国进一步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协定》新一轮扩围谈判,并积极考虑同欧盟与美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各布·科克加德说。
“一带一路”营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营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重要抓手。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总经理罗玛尼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基础设施需求巨大,各国之间合作潜力巨大。
“印尼是东南亚大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近年来与中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基建、产能合作方面硕果累累,为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中国印尼合作建设的加蒂格迪大坝,能保证下游750平方公里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9万公顷灌区获得稳定的用水量,至少480万人从中受益。”李卓辉对本报记者说。
李卓辉说,近日签约的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预示着中印尼装备制造合作走上新台阶,这一项目能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而中国承诺技术转移和本地化生产,乐于将发展成就与印尼人民分享,这充分显示出中国的诚意,“期待高铁项目早日开工,也期待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
印尼贸易部、旅游与创意经济部前部长冯慧兰对本报记者表示,印尼亟须发展港口、路桥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实现均衡发展,而这正是中国擅长的领域。在临港产业园区的发展上,深圳、大连可以成为印尼学习的模板。冯慧兰说,中国经济转型鼓励企业向外国转移、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往往有产业转型、发展制造业的雄心,这对中国和周边国家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
中国开放战略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最近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杜大伟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此举切实把握住了发展中国家现实需求的脉搏,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同时参与这一机构对发达国家也有好处,很多欧洲国家也加入了亚投行。他认为,中国对外投资大幅增加、“走出去”步伐加快,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企业发展壮大、逐步走向国际化的自然结果,“不仅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化水平,还能够刺激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
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战略也进入新的阶段。他认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就要求中国接下来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把握海外投资机遇,推动落实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制定。 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俄中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为例说,中资参与俄远东基建项目,合作建设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园区,研发制造大型机电设备等,这些都有助于优化双边互利合作结构,推进两国内部市场深度融合。他认为:“中国继续对外开放战略将为俄中双边经贸发展以及区域乃至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过程正在为更多的国家带来机遇。西班牙经济与竞争力部贸易国务秘书海梅·加西亚表示,虽然西班牙近来经济发展较快,对外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但在很多领域特别是亚洲市场,西班牙的很多公司仍然缺席。中国正在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许多欧洲企业已经在中国打开了市场,西班牙企业对此也十分向往,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增强贸易往来。
(本报北京、雅加达、华盛顿、莫斯科、马德里11月3日电 记者孙广勇、韩硕、张晓东、庄雪雅、张朋辉、林雪丹、王迪)
原文链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1104/c1002-2777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