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谢彩文 通讯员/黄启健)北部湾沿海渔民发现,近年捕渔收成一年比一年稳定,不时还捞上一些多年不见甚至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熟悉海情的渔民对此并不感到奇怪:这是政府多年坚持海洋增殖放流的结果。
12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了解到,今年全区在海洋河库投放水生生物和珍稀濒危物种苗52219.65万单位,其中48143.82万单位的鱼虾蟹鳖贝投放入海,投放海域为北海银海区附近以及沙田、廉州湾、三娘湾、茅尾海、白龙珍珠湾海域,为海洋增殖放流力度最大的一年。
据统计,今年全区各级渔业部门和社会各界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755.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1389.99万元,地方财政安排资金108.61万元,社会各界投入256.5万元。举办增殖放流活动72次,其中自治区级1次、市县级71次。
淡水生物资源投放苗种4025.8万尾,投放水域为珠江流域广西段,重点水域为水生生物产卵场、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城市水源地和龙滩、天生桥、长洲、百色、岩滩等库区。
渔业部门还开展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投放苗种50万只,其中山瑞鳖310只、中国鲎5万只,投放水域为漓江、桂江以及北海冠头岭以东至营盘以西海域。
沿海地区继续执行农业部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北海海洋牧场示范区2011年人工鱼礁项目和防城港海洋牧场示范区2012年人工鱼礁项目均已完成建设,共655个,约3.2万空方,目前正安排分批投放至北海市人工鱼礁规划区、防城港白龙珍珠港白须公礁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