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绿——生态恭城启示录》
将绿色进行到底
BBRTV12月25日消息(记者 范易、徐志翔)恭城,广西北部山区的瑶族自治县。30多年前,当很多地方陷入“GDP崇拜”、一味追求经济总量时,这个山区小县悄然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时光荏苒,当昔日的荒山乱石变身绿色银行,曾经的国定贫困县成为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花落恭城。而当年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快速发展的地方,如今却陷入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窘境。一路走来,恭城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沼气池在恭城农村逐渐推开
在青山环抱的恭城瑶族自治县黄岭村,村民陈万辉新家的院子旁有一个小房间,斑驳的外墙犹如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他得意地介绍,房间的地底下是他们30多年前的发明,也是全县最早的沼气池。有了它,家里煮饭、照明全都不在话下,村里也再没有人上山砍柴:“没有搞沼气池之前,这个山都是光秃秃的,这里弄柴是非常的困难。我老婆的姐夫他在挖柴头的时(候),踏空了一个筋斗就翻下来,幸好没有事。”
陈万辉当初并没想到,这个意在解决烧柴问题的“土发明”,后来会闹出那么大动静。上世纪80年代,恭城还在为温饱发愁。为了生计,恭城的农民上山砍柴烧炭,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态气候也逐渐恶化。黄岭村沼气池的出现,让正在苦苦寻找出路的当地党委政府眼前一亮:在农村推广沼气,既能解决群众的生活,又可以让山上树木免遭砍伐。很快,全县干部进村入户,建立100多个示范点,采用各种办法打消群众疑虑。
陈义军,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当年也曾是一名进村动员建设沼气池的干部:“大家都觉得,用这个人的粪便出来的气来煮饭做菜肯定不行,那个谁敢吃啊?我们是全村的第一家(做沼气池的),请了那些不相信的人到我们家里面来吃了一顿饭,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的,最后确实有这种带动的作用,把它弄起来了。”
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思路
沼气池在恭城农村逐渐推开,没过几年,恭城农村悄然“变脸”:农户屋顶不再冒烟,山坡上也渐渐有了绿色。在发展沼气中尝到甜头的当地党委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在当时,这样的提法充满争议。有人觉得,一个贫困县,想通过生态来发展经济,官员任上出不了政绩不说,农民脱贫致富更是遥遥无期。1993年,接任县委书记的张明沛下车伊始就面临艰难抉择:恭城的地区生产总值比十年前仅翻了0.69番,在原桂林地区多年排名倒数第一。“生态立县”这条路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领导来开会一次次地批评你,(你们)要抓工业,所以我们压力够大啊!我自己就想,上几届打下的基础我们一定要传承。光继承还不行,继承下来以后我们就要想什么办法把它更完满,更科学,可持续发展、更有效,使我们人民得到实惠。”在多次实地调研和激烈讨论后,恭城最终确定了以沼气为纽带,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
这种依托生态致富的做法,让恭城的水果等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更大、销路更好,也让“生态立县”走进了群众的心坎里。2007年,恭城水果大面积感染了“果树癌症”——黄龙病,牛路屯也受到波及,全村患病果树全部砍光,村民收入受到影响。当时,有几个老板想乘机利用村里的土地办砖厂,并承诺给大家好处。然而,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马上遭到了全村人的反对,村民何忠飞:“就说你做生态的,可以给你来做,搞大棚蔬菜啊,搞什么田园化啊,我们可以吸收你进来。不是你想来就来,那我们不行,给那个价位高一点也不给你做。”
从庭院经济、无公害果园,到生态农业、建设“富裕生态家园”,30多年来,恭城“生态立县”接力传承,从来没有发生过“前人种果,后人砍树”的事情。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义军:“这个青山绿水来得太不容易了!所以每一届走的时候,他都会特别地对下一届来交代:生态这一块,特别不能够丢。其实我看每一届、每一届,不仅没有丢,而且越做越好。”
10任书记、8任县长,一届又一届的恭城领导班子认为,生态是恭城的命根子,群众依托生态脱贫致富不能急。直到现在,恭城还保持着一个传统:新书记上任伊始,老书记带着走果园、进田园,提醒要守住生态这条生命线。新书记创新继承和发展“生态立县”思路,老书记则把生态思维带到新岗位。
罗知颂,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多年来一直追踪研究“恭城模式”:“从恭城出来的干部带出来很多新的观念、新的风气。他走出去的时候,他走到哪里都带着恭城的痕迹、印记,他就是要把生态的概念,把一种实干的精神带到各个岗位上去。”
历届领导班子30多年的“生态接力”,让恭城这个桂北小县留住了“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如今,恭城已有6.8万座沼气池,入户率达90%,名列全国第一;果树种植近50万亩,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亿多元,几乎是1990年的29倍。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程权:“一本蓝图绘到底,富民强县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全面促进农业、工业、旅游业生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