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绿——生态恭城启示录》
第三篇:《富在青山绿水间》
BBRTV12月28日消息(记者 文虹任)去过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岭山的人,都会发出“奇迹”的感叹:漫山遍野的桃树插在石山上,就好像撑开石缝长出来似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贫困的大岭山村群众养猪养鸡,发展沼气,然后在连绵的石山上,以每天3到4棵的速度撬山种桃。20多年过去了,全村30多户人家开垦出了1400多亩桃园,留下了“青石板上种桃花”的传奇。
村民李春明说:“今年我们很多农户年收入到20多万元,面包车、轿车80%的农户都有了。可以说城里人用的基本上农户都有了,城里人没有的我们也有,沼气。”
在李春明和很多恭城群众眼里,沼气就是发家的 “福气”。旨在解决农村烧柴问题的沼气,不经意间成了他们依靠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纽带。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当地政府的推广下,沼气逐渐成为农户的标配。一些心眼活泛的村民发现,沼气肥料用于种植果树,不仅果子结得多,而且特别香甜。于是,农村种果养猪的群众慢慢多了起来。当时,恭城刚刚提出“生态立县”不久,正在为如何兼顾生态保护和群众生活挠头。群众的自发行动,让当地党委政府眼前一亮。多次调研之后,恭城开始了发展庭院经济的尝试:以沼气为纽带,引导农户养猪和种果。随后几年间,不少农户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农村新房子也逐渐多了起来。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义军说:“他们的房子,都叫水果房。那个房子除了居住人以外就是放果的。第二个,农民的这些‘高楼大厦’是靠什么建起来的,是靠水果建起来的。”
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水果的行列中。然而,水果种植并不是没有风险。1993年,恭城水果空前丰产,但并没有给农民带来效益,全县水果销售告急。当地调研发现,水果卖不出去是因为品质不高,而这又是因为养殖业不发达导致沼肥不够。于是,旨在打通各个生态链条的三位一体模式—— “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浮出水面。
时任县委书记的张明沛回忆:“我把养殖业搞上去填满了沼气池,沼气池得的沼肥就是我们农业最好的有机肥料,种那个果呢叶子特别绿油油的,果子亮油亮油的红红的。所以恭城第二年第三年的果太好卖了,价格也提上来了。所以我从这里面悟到了抓生态的甜头:生态是生命,生态是财富。”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帮助恭城在1995年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也积累了发展的第一桶金。2000年以后,恭城进一步提出了“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助推生态农业向生态经济升级。然而就在这时,生态农业中的关键环节——沼气发展出现了新问题:随着水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农民家庭养殖难以提供足够的原料制造沼气,沼肥不足导致果树种养再次出现脱节,传统的“三位一体”模式遇到瓶颈。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程权说:“农村沼气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管理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问题。我们破解难题的思路是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配置资源,从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恭城通过市场运作,开创了公司化沼气“全托管”模式。农户的个人沼气池都纳入公司管理,农户只要通过IC卡充值就可使用,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沼气原料不足、规模种植业有机肥缺乏等难题。有了沼气“全托管“的能源保障,恭城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引进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目前,恭城拥有水果加工企业10多家,年加工水果能力10万吨以上,柿饼等产品远销韩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
韩国新焕株式会社社长姜斗生说:“柿饼在韩国很畅销。现在恭城利用工厂化进行生产,烘干一天,相当于自然晾晒六天,不仅卫生,而且质量产量稳定。”
以水果起家的恭城人,还在不断寻求与生态紧密关联的创富契合点。昔日贫穷的红岩村,近年来利用他们种植的万亩月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现在全村年人均收入已经接近1万元。村民朱建伦说:“比较特别的就是广东游客,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一家老小到我们这里过年。说实在话,虽然是以农业带动旅游,(但是)旅游收入还是超过农业。”
依托良好的生态,红岩等一批恭城村屯把田园风光与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恭城“五位一体”生态经济—— “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2014年,恭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20元,“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罗知颂说:“全面小康,就你要走向富裕而且要富得很扎实、很稳、继续富?2020年全面小康的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许今天的恭城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