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2月31日《阳光在线》录音整理,节目连线答复人:北海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 黎向新)
主持人:你好,我是玉峰,阳光在线通过(0771)5872200在路电话为你服务,周一到周六上午的11点—12点都在为您开通了,我们每天都在发现问题,都希望能够解决问题,因为正是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获取更多的幸福。说实在的,有些幸福早都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画了一张蓝图有一个大饼,可是过去了十年,这个蓝图依然没有实现,那个大饼还是没有吃着,你说当地的老百姓会不着急,甚至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怨气。我想,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如果一味当地不配合或者有这样那样的难处,就能够解决老百姓心中的怨气的话,我们的工作就简单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也许这十年没有解决的事儿,更多的是职能部门不够努力吧。
城中村造现十年僵局,改造不开工,村民建房建路也被阻止,北海市住建局回复听众。
这位北海的汪先生他要求保密自己的相关信息,原因当然很简单,害怕受到这样那样的不测或者威胁,所以他跟我们直接讲的这件事儿已经是拖了十年的,他们村是在北海的银海区,很著名的一个区域,2005年的时候由当地政府牵头要进行一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当然到目前,过去十年了,马上到2016年了,还是没有执行,村民在村里给自己的房子进行改造,或者要开一条什么路,建一个新房子,都会被开发商阻挠,这开发商十年前已经介入这个项目,但是十年了都没有任何的进展,我们村民自己要改善我的生活,难道都不行吗?好的,进行了一番阻挠之后,开发商也不见有任何的动工,王先生还反映说,在北海有一个艺术学院在他们那征地建校区,当时村民很反对,但是校方做出了这样一些承诺,使得村民改变了原来反对的意见,他的承诺是校区建好之后,会给被征地的一些居民建一些门面谋生,就是可以开店什么之类的,给他们一些铺位门面等等,村民说既然这样,行,我们就和您达到协议。可是校区建成之后,门面的承诺就变成空中楼阁了,迟迟无法兑现。我想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进行城市开发,特别是老城区改造,或者是城中村的改造当中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前段时间刚刚开完了城市发展的一个会议,也特别讲到城市要宜居,我们一味地去看新城区,其实并不能了解这个城市的根本,它的灵魂,实际上更多是看老城区或者是一些城中村这种进行大面积改造的地方,才能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我想,这已经形成了社会的共识了。但我们现在很多的城市管理者依然是不愿面对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在银海区,现在出现了一个十年城中村改造的僵局,更能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我们目前城市化道路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在规划上,在具体实施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短版。
来我们,来连线一下这位王先生,王先生您好,王先生的电话可能出现了一些线路上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连线王先生的话,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比较困难,再向他做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我们想知道2005年,这个由政府牵头的城中村的改造项目究竟是怎么订立的,这个项目是我们职能部门一厢情愿,说要把这里改造成一个大的度假区,度搞出一个高品质的商贸区,都是规划部门一厢情愿的事情,你有没有问一问当地的老百姓,实在的,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新区拔地而起,有没有和当地的老百姓进行过交流,是不是老百姓想要的,还是你自己一厢情愿要做的,如果一厢情愿导致的结果就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十年下来都没有办法进行合理的改造,有任何的进展,如果征得了当地的老百姓,我并不想在这里做商贸区,我想在这里做其他性质的项目,双方彼此协商,就可以更好的推进我们的改造项目。
我们来看看是否能连线王先生,王先生您好。
王先生:您好。
主持人:这个十年前的,由政府牵头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当时有没有征求你们的意见,或者大家坐下来共同探讨怎么个改造?
王先生:当时肯定是开会,当时已经通过了,但是有一部分人反对,所以这个项目一直搁置到现在。
主持人: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王先生:赔偿问题。
主持人:就是土地拆迁赔偿,一直没谈下来。
王先生:后续的问题谈不拢,这个项目搁置了十年了。
主持人:苦衷太多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对吧?我们自己想改造一下自己的房子,或者建一条什么路,现在开发商都来阻挠,开发商十年了,他都没有开发这个项目,他还有权利开发吗?
王先生:按法律的程序来说,他应该没有这个权利了。
主持人:对啊,这个土地几年没有进行使用和改造的话,自动归为国有的。
王先生:对。
主持人:是,现在有这样的政策情况。
王先生:但是北海的情况太复杂了。
主持人:明白了,你这句话里头可以省略一万个字,后面有很多的闹不清楚的关系。现在十年了,你们不能动,开发商也不能动,等于你们的生活水平停留在十年前。
王先生:一直停留在这里,现在都住瓦房,不是没有钱盖房子,而是盖不了,不给盖,路不是修不了,不给修。
主持人:有这样的奇怪现象,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走到2015年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已经释放出来,大家都在享受了,偏你们这块还是停留在十年前,房子还是瓦房,路也是泥路,没有办法更好把路拓宽,或者变成柏油路,硬化,是吧。
王先生:一般路都有村村通,都是水泥路。
主持人:我知道。
王先生:我们这这个现象特别奇怪,做了一截不给做了,没办法。
主持人:我觉得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尤其到了2015年,我们还看到这样的,也算是一个奇葩了。另外一个想了解的是北海艺术学院,当时他们承诺建好之后给你们谋门面,因为有了这个承诺,所以很多反对的村民就不反对了,是吧?
王先生:对,当时同意给他们做了,因为农民,没有土地怎么叫农民。
主持人:根本连生存的立足之地都没有了,我们很理解。所以,校方给你们谋生路也是正常的,但是当初有了这个承诺之后,没有立下字据吗?
王先生:立了,他有一张承诺书。
主持人:好的,有这个就好办了。
王先生:现在反悔了,他说他错了,不应该写这样的东西给我们,他说这张东西是不算数的,所以我们就想不明白,黑纸白字,盖了章,签了字的东西不算数,那么政府或者校方跟我们村民签的协议那还算不算数?
主持人:也就是问一句,道德和诚信在哪里。
王先生:没有道德。
主持人:我们天天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我们看北海艺术学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什么地方,或者我们当地职能部门是怎么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一点道德和诚信都没有,还立了字据的,如果孔空口无凭,我当初就是一个君子协定,现在查无此证就没办法,现在还立了字据。
王先生:立了字据都狡辩,如果没立字据,那不是活活把我们这帮村民生吞了,现在说我们刁民,什么年代了,还有刁民这个词出现在字典上了,这是什么年代了。
主持人:我想对于民生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多是理解和积极帮助解决。
王先生:我们去寻找真理,寻找属于我们的。
主持人:是,我们的这位朋友心中的愤怒是非常强烈的,我们也是能够切身感受到,我想对于这个事情,北海市的住建局应该有话要说,所以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北海市住建局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当地的老百姓一个说法,关键是要让我们现在在收听着我们节目,对于这个事情非常感兴趣的朋友都来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十年陷于一个僵局,而我们在职能部门方面却一直没有办法作为,最好笑的还是北海艺术学院在建房之前就已经是给出了这方面的承诺,一定会给当地的老百姓谋一个生路,开辟一些门面,但是当初白纸黑字写下来的承诺,变成了空文,这就更加让我们觉得在今天没有办法接受,依法治国的年代。
好的,下面我们来连线北海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办公室的主任黎向新,黎主任您好。
黎向新: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先来谈一谈这个十年都没有办法开工的城中村,是什么原因呢?
黎向新:我们接到阳光在线群众的投诉建议之后,我们局非常重视,组织了调查组进行了了解,经调查。
主持人: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也就是说已经拖了十年城中村改造项目,你们村镇建设办公室不了解,现在才去调查吗?
黎向新:不是这个意思,原来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是由县级政府组织实施的,这是很明确的,是由当地的县级政府组织实施,不是我们住建局。情况的是这样的,2005年的时候,和辉三农有限公司与该村民小组签订了村庄改造协议,他们双方签订了协议,这个公司已经投入了部门资金启动了村庄改造工作。但是随着北海的房地产不断升温,其他开发商在中心也搞了城中村改造,但是他的条件相对优厚,该村的群众认为拆迁安置补偿价过低,因为这个矛盾,致使该村的改造工作受阻多年无法推进。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这是很正常的,在拆迁改造过程中出现老百姓认为补偿过低,在哪里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黎向新:这两年和辉三农有限公司就与这个村的群众多次协商,但是未达到统一的意见,在这个时候,我们北海市银海区将村庄改造列入了2016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也就是说,这条村2016年以后就列入了国家棚户区改造计划里,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规划前期工作,已经发布了征地的公告,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这个工作银海区政府也在有序的推进。
主持人:我们现在对2016年的棚户区的改造这个计划,我们先放在一边,因为以前也有这么一个蓝图,十年了都没有实现,我们对2016年棚户区改造的计划也画一个大问号,究竟会不会实现我也不清楚,我们现在先讲以前。
黎向新:这是国务院下达的任务。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实际的行动而不是看蓝图,现在回过头看前面十年,十年当中,所谓的和辉三农有限公司,十年了这个项目还没有动工,作为县级政府,比如银海镇或者村委对这个事情就不闻不问吗,十年都没有能够把这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推广下去,为什么又禁止当地的村民改善生活呢?
黎向新:没有禁止改善生活。
主持人:王先生在我们的通话当中明确讲到,对自己的建房修路完全禁止,还住着瓦房,这个银海区这个村的村民还生活在十年前的居住生活条件当中,这十年中我不能够建这个项目,你们也别想发展,这样一种思路的确让村民无法接受吧?
黎向新:这是村民自己的说法,我们了解是这样的,因为这个村在北海市范围内,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列入了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所以他那个村庄需要进行规划改造才能建房,因为政府在这块,城中村改造投入的资金有财政的困难,所以村民自行与公司签订了改造协议,我们银海区也多次出面协商两个,想要他们达到统一的意见,这是有关补偿协议的,因为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村民要求的期望值很高,公司可能达到这个要求,所以项目一直推进不了,多次协商都没有达到统一的意见,所以我们银海区政府就想用另外一条道路,把它纳入国家的棚户区改造,这个项目已经在启动了,2016年的前期工作已经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银海区政府已经做了前期的相关工作。但是下一步我们还要督促银海区政府积极协调和开发公司和细垌村的纠纷,要求他们修订完善改造协议,尽快按照国家的棚户区改造政策,结合在一起,尽快启动村庄的改造工作。
主持人:我们当然希望2016年的棚户区改造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可是我们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之所以连线黎向新主任是讨论十年前的问题,十年来为什么这样一个项目,和辉三农有限公司和村民已经签订了村庄改造协议之后,十年了都没有办法动工,有这样的矛盾在里头不去解决,也解决不了,没有任何的效果,十年了这个效果还在,而和辉三农有限公司依然拿着这样一个项目及,都没有动工的项目,按照我们现在目前的法律法规,应该说这是没有资质进行开发的,而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做出任何的监督和管理,这才是我们现在所要追究的。
至于老百姓有他们自己的强烈要求,好,我们应该更加有谋有智解决老百姓的要求,而不是一味我不让步,老百姓也不让步,这是我们要探讨的。如果将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能怎么办。
黎向新:我们只能协商,只能协调他们。
主持人:我们知道你们都在协商,我们只想知道这个项目拖了十年,和辉三农有限公司按理说拿到这个项目,两年内动工,或者三年内给出一个基本的答案,现在我们看到目前的房地产开发也好,或者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也罢,都有这样的明确的规定,可是我们对这个没有坚决监管,如果你没有做到的话,那这个项目难道不应该是采取另外的措施来解决吗?
黎向新:我们的政府财力有限,如果是政府出面进行城中村改造,我们有钱,那就没有问题了,因为政府投入的财政,不可能全面进行改造,允许公司引进来。
主持人:既然政府没有办法改造,公司也没有办法改造,我们还立这个项目干什么呢?而且立这个项目在那里十年,不让当地的老百姓自己有所作为。
黎向新:原来是老百姓跟那个公司签了协议,同意他进行改造。
主持人:是,这个协议没有办法实施,而且协议当中有很多的条款也没有能够得到兑现,我们现在就要解除协议,让老百姓起码在他们自己能够赚钱,能够自己改造,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做事儿,可是现在的和辉三农有限公司签了协议之后,你又不能够履行协议,于是又禁止当地的老百姓发展,这是怎么回事?
黎向新:政府不可能禁止老百姓发展的想法。
主持人:通过王先生和我们的连线,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这个和辉三农有限公司没有办法进行项目的实施,又禁止当地老百姓的发展。
黎向新:你想一下,政府会禁止老百姓的发展吗?
主持人:我现在没有讲政府,您听我讲的时候,明白的表述清楚,我是说和辉三农有限公司,他自己在没有能够履行改造协议的前提之下,又不允许当地的村民自己建房和建路。
黎向新:这个事儿是规划局方面的问题,据我的了解,他为什么不建,因为你已经签了跟和辉三农公司的协议,如果你解决不了,我们城市老百姓的建房要做一个规划,要编制一个规划,但是由于和辉三农公司已经跟村民签订了改造协议,他已经做了规划,这个规划出来,他报建要通过村民跟三农公司达到协议进行改造,到规划局报手续,要审批这个规划给村民建房。不是不给村民建,据我们了解,县级政府现在采取这个办法,虽然没有规划,但是村民自己建房的话,还是允许他建的。
主持人: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情况,和辉三农有限公司既没有履行村庄改造协议,也没有让我们的村民自己发展和改造他们的生活,所以这个事情我且不论我们是城镇办负责,还是规划局在当中因为规划审批等各种各样的条件研制,但这个现象就摆在了北海市银海区,这样带来的社会影响,大家会对这个事情做一个判断,而这种判断当中,就严重影响到了我们政府的形象和公权力,这个事情的结果就是这样了。
黎向新:我声明一下,我们的村镇办这个机构不是实施的主体,当地的银海区政府才是城中村实施主体,我们就是指导。
主持人:指导就不该负责任了吗?
黎向新:不是不负责任,我们也在协调这个事情,我们政府也在找办法。
主持人:找了十年的办法都没有找到吗?
黎向新:我们今年2016年纳入了棚户区改造。
主持人:我们希望棚户区改造能够彻底改变银海区这个村的面貌,但是前面十年我们也不会放过,这十年我们的政府在当中做协调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协调下来,这样的政府办事效率在哪里,这是我们媒体要关注和监督的。好的,这个事情我想再和黎向新主任探讨下去的话是没有任何的结果的,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吧,也是有白纸黑字写在那儿的,也就是北海市的艺术学院当地征地建校区的时候,和村民签订了协议,这也是有协议的,现在反悔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黎向新:主持人我跟您讲,这个工作不是我们负责的,是征地办负责这个工作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打到我这里,既然到了我这里,我也是负责任,了解了一下,调查了一下,他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北海市职业学院的搬迁工作是由我们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的。
主持人:我们对这个项目没有任何的异议,我们只去了解最后的这一关,也就是当初已经和村民签订了白纸黑字的协议,说要给他们门面谋生,而现在这个艺术学院反悔了。
黎向新:这个艺术学院反悔,我们调查的时候,艺术学院已经支付了50万元,为村民搭建临时的房屋和棚,对拆除做了赔偿,并且每年支付给该村的村民小组3万元,作为该村老年人的生活补助费。
主持人:很好把。
黎向新:征地拆迁全部按照协议进行了,没有历史遗留问题。
主持人:怎么会没有呢?
黎向新:但是这个学校为了营造和谐的校群关系,他们曾经私下答应群众有条件建门面可以办,没有条件就不办。所以,由于学院用地紧张,没有剩余的建设铺面的用地,所以学校无法向村民兑现这个额外的承诺,这是法律外的承诺。
主持人:我想,这不是额外的承诺,当初签了协议,现在村民还拿着白纸黑字,我想即使对薄公堂,法律也是认可这个证据的。
黎向新:这是搬迁的,不跟拆迁办的。
主持人:现在不是问拆迁办怎么做,而是问这个艺术学校,我们作为职能监管部门,对这个艺术学校难道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当初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群关系,于是给人家这样一个白纸黑字的承诺,现在反悔了,这叫营造良好的和谐关系吗?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说村镇办怎么样,或者征地办怎么样,而是你们对这个学校的所作所为进行了监管了吗?而现在导致我们的校群关系更加紧张。
黎向新:不是在我们这里,这要明确这点,不在我们这里。
主持人:对,不在你们这,可以推得很干净,是的。所以现在两件事儿,一个是村镇办的事儿,我们期待着2016年棚户区改造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不要再去伤害我们老百姓的心了,而前面十年的事情摆在那,我想王先生如果继续维权的话只能走法律的途径,能不能告下来还还很难说。至于后面北海市职业艺术为什么这样欺骗当地的老百姓,有了承诺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承诺中的铺面,监管部门难道就没有失职于监管的地方吗?对于这个学校当初的承诺,现在没有能够兑现,不应该进行相关的惩处吗?所以,这里头王先生那么气愤是有道理的。
而现在我们听了黎向新主任给我们的介绍,对于这个事情更加明白,大家可以做好自己的明确判断。好的,今天先到这,北海市住建局村镇办办公室主任黎向新和我们的连线,也感谢黎主任,再见。
将来的城市化过程当中,类似这样的一些拆迁的僵局只会越来越多,如果都像这样的工作效率、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城市改造,老城区的改造,或者征地拆迁,那么类似于银海区这个村出现的征地拆迁的僵局和各种各样的承诺无法兑现的情况还会出现,而且愈演愈烈,这对于城市化发展一定好处都没有,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没有任何的好处。我觉得城市管理部门不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