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啦!今日上午,李克强总理用了近两个小时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集中阐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及2016年工作总体部署,几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涵盖了我国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小伙伴们可能想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不少以前没见过或者不熟悉的概念和特定用语,看不懂怎么办呢?别急,这就给大家送上小词典。
1、“三期叠加”
报告原文:“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
名词解释:2014年2月习近平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要论述》中首次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判断,认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我们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为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2、 “相机调控”
报告原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
名词解释:“相机调控”是对“定向调控”实施中的一种平衡。“相机调控”的核心是“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从而实现“控风险”。相机调控的特点是灵活高效、果断及时。相机调控可以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则的约束,而是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取舍,最优地制定与经济运行态势相适应的调控政策与措施,并加以实施。
李克强多次使用“相机调控”对宏观调控提出要求。2015年7月9日李克强在部分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出,要灵活施策,针对形势变化精准发力,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相机实施预调微调,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新红利。公开报道显示,这是李克强首次使用“相机调控”一词来明确对于宏观调控的要求。
3、 “双随机、一公开”
报告原文:“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名词解释:2015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广随机抽查机制,克服“任性”检查,实行“阳光”、文明执法。李克强总理在阐释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的意义时指出,“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意味着每个市场主体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必须增强守法自觉性;同时也意味着执法人员只能阳光行政,不能再‘看谁不顺眼’就去检查,即用制度限制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
李克强指出,过去,我们在监管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地方管得很严,有些地方监管却存在“盲区”。这就需要采取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监管方式。李克强说,“这对提高政府效率,减少寻租行为,营造公平市场环境,都十分有益。”
4、 “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失职追责”
报告原文:“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名词解释: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常委会上强调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对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3天内两次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
安全责任党政同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特别在安全问题上,有时责任主要由相应的行政干部承担,而相应的党务干部责任则相对较轻。十八大以后,实行党政同管、同抓、同责,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安全率明显提高、事故率逐步下降。
5、 “容错机制”
报告原文:“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名词解释:“容错机制”就字面理解,即由某种系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允许或包容犯错情况的发生。主要用于工程设计中。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在使用电脑的某个程序时,常常会遇到“程序无反应”或“程序未响应”的情况发生,此时这个程序便不能再进行下去,但经常会在过了几秒钟后恢复到正常使用的状态。这种“无反应”或“未响应”几秒钟的错误状态,我们便称之为“容错”。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会议指出,各级党委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专家认为,在“为官不为”广受诟病的当下,中央的“容错机制”可谓直指病灶,为激发干部想事、谋事、干事开辟了新路径。此机制的建立和实行,势必能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 巨灾保险制度
报告原文:“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名词解释: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冰雪等所引发的大面积灾难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给予切实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2014年10月14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透露了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主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2014年前完成巨灾保险的专题研究,明确制度框架;
第二步,2017年年底前,完成相关部署工作,推动出台地震、巨灾保险条例,建立巨灾保险基金;
第三步在2017至2020年,全面实施巨灾保险制度,并将其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当中。
7、 “人地钱”挂钩改革
报告原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名词解释:简单来说,“人地挂钩”就是“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出”,人口转移——土地置换——资金产出,可谓一环紧扣一环,被人称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升级版”,还被人视为能够解决“人难进城”、“地难流转”、“钱难筹措”等现实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专家认为,探索“人地挂钩”,需要置身于更大的宏观背景中来统筹考虑,还需要推动户籍、社保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用多重政策的合力消除各种藩篱,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条件,其最终落脚点还应是推动新型城镇化。
2016年1月7日,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对房地产去库存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进行说明,表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较快、房地产去库存成效突出的城镇,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相应增加住房用地指标。
8、 应用型高校
报告原文:“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名词解释:应用型高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原文链接:http://news.cnr.cn/dj/20160305/t20160305_5215412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