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大早,在位于靖西市旧州村的老宅里,黄肖琴老人正坐在编织架前,十指翻飞间,8条彩线变成了一条精美彩带。不远处一张小床上,堆满了鲜艳的绣球,吸引了记者走近欣赏。而黄肖琴却笑着说,这些绣球都她挑出来的残次品:“这样做的不行,就不要了。我每天也去逛逛,看看他们做得好不好。做不好我就跟他们说,慢慢做才得,没有耐心做不得。”
这些出自徒弟之手的“次品”,都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被黄肖琴淘汰的。徒弟赵金玉说,师傅对绣球的制作要求近乎苛刻,返工重做那是常有的事:“每一个学员来学她都要求比较严格,要按照她做法去做,绣面要绣得平平的,不要一针上一针下,不要加减针。做不好就重新做,反复返工,就是要精益求精。”
绣球在我国有着上千年历史,它是壮家人的定情物和吉祥物。地处中越边境的靖西市旧州村被誉为 “绣球之乡”,这里的“堆绣绣球”图案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是绣球中的极品。但如今,掌握这项复杂技艺的只有黄肖琴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壮族老艺人。
黄肖琴出生在一个民间手工艺家庭,8岁那年,她就开始跟随家人学做绣球,10多岁时通过偷看家人制作堆绣掌握了这门复杂技艺。后来,黄肖琴将“堆绣”这一古老的刺绣工艺与绣球相结合,创作出了“堆绣绣球”。尽管今年已经70岁,眼睛看东西也很模糊,但黄肖琴还是坚持每天做绣球,琢磨新的绣球品种:“一大早天亮了就开始做,做到晚上。做一个20公分大的绣球,一个月才做得一个,做大的要两、三个月才行。”
除了在绣法上不断探索,黄肖琴还把传统的12瓣绣球,创新成了30瓣,让绣球显得更加圆润饱满。香港回归那年,一个绣着“香港回归”、“吉祥如意”等文字,直径近2米的特大30瓣绣球亮相香港,在当地引起轰动。这个绣球正是黄肖琴带着15个徒弟,足足花了20天才制作出来的,表达了壮乡儿女对香港回归的美好祝福。而仅仅是构思设计这款绣球,黄肖琴就花了几年时间:“30瓣拼出来有5瓣,每一角好像有一朵紫荆花,30瓣要30个不一样的图案,那时候我想了3年才做出来。”
在这之后,黄肖琴开始带着村里的妇女制作销售绣球,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旧州村。每每接到订单,黄肖琴就亲自做好一批样板,然后送到各家各户,让徒弟们照着做。无论是栩栩如生的凤凰、仙鹤,还是活灵活现的牡丹、梅花,她制作的每一批绣球图案几乎都不重复。黄肖琴还会根据客人的需求设计新图案,推出了带有圣诞图案、抽象宗教图案的绣球新品种。在绣球的制作工艺上,她也更加追求完美:“绣花、绣动物,绣出来要像真的一样,绣一只鸟绣出来就像它会飞一样,(无论)有多少订单,都是这样做。”
凭着这份执着和坚持,黄肖琴拥有了“中华巧女”、“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许多荣誉。然而,做了一辈子绣球,黄肖琴却失去了一个珍贵的绣球:二十岁那年,黄肖琴遇到了心上人,向对方抛出了一个绣球。后来,见证两人爱情的绣球丢失了,这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痒。现在,关于绣球她又有了新的遗憾:由于工艺复杂、要求很高,如今能够缝制出“堆绣绣球”的只有几个老人。黄肖琴不希望这门手艺像年轻时那个绣球一样丢失,而是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不能退(休)啦,反正还看得见,只要能做,就一定要做。”(记者 新闻910裴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