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成(右一)在车间查看产品质量。朱新韬 摄
一大早,南南铝业的生产车间里,朱建成正和工人们一起讨论解决技术问题。现在,南南铝业承担着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地标建筑的门窗设计制造项目,身为公司高级工程师、技术副总监的朱建成每天都泡在车间里。他说:“因为搞技术的人都是这样的,只要他一进了实验室,一进了他这个状态,他是不会停下来的。苦是虽然苦了一点,但长期以来都已经养成了习惯。”
朱建成把项目做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的最高地标建筑上这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2012年,在北京的一次国际门窗展会上,一位澳大利亚客户向朱建成提出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建一栋30层以上高楼的设想。然而,达尔文市曾在1974年遭到16级飓风袭击,当地政府曾规定楼房不能超过10层,这次却要盖30层以上的楼房,对门窗的技术要求远远超出我国现行的技术标准。
南南铝业销售技术部主管蔡莲:“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难的要求,就是它要抗1万帕的风压,这相当于给我们国标最高等级都翻了一倍。水密性能它要达到1500,而我们国标最高是750,所以这个刚开始想,这个不太可能。”
澳方的怀疑和同事们的担忧没有吓倒朱建成,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世界门窗制造领域前沿信息的掌握,朱建成断定:这个事能成!于是,他大胆创新,把设计的型材加大,壁厚加厚,达到可抵抗风压的指标。同时在不受风压影响的部分减小设计尺寸,尽可能减轻产品重量。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图纸最终定稿。在做样品阶段,从采购材料、加工组装零部件到验收,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朱建成都严格把关,要求制造出的样品要精确地达到原设计的参数指标。他说:“在装配过程中所有的精度、所有的加工都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够做出来的,需要精益求精,这样子才能最后(把)忠于原设计的产品做出来,达到最终的所要的效果。”
最终,朱建成交出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澳方客户的要求,还达到了澳大利亚的检测标准,产品的性能指标真正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此,南南铝门窗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出口到了美国、瑞典、新加坡、泰国等世界各地。
从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就一直投身数控加工、机械设计领域,朱建成41年磨一剑,从学徒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不管身上的头衔如何变换,他都初心不改,坚持在生产一线钻研技术。在同事们的眼里,他不是领导,一直都是技术员,以至于同事们都称呼他“朱工”而不称呼他“朱总”。朱建成说,从解决技术难题上获得的成就感,是鼓励他不断创新、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的力量源泉:“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新,然后在制作工艺上要精益求精,严格把关,你才能长期地发展,做到长盛不衰。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制造,也要走向世界。我们大家都说科技兴国,工业强国,中国梦就要靠这种去实现。”(记者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