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
我们国家有非常多的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像咱们广西的壮锦、坭兴陶,这些作为文化遗产的事物都蕴含了温情的传统和民族元素。
广西电台新闻910联合广西博物馆、金壮锦传统工艺展示馆共同开展的“非遗小匠人”活动开始了!
11日,新闻910小螺号主持人程雪带着《小螺号》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深入接触家乡的文化。
第一站 织壮锦
壮锦——壮族人民的特色手工织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被指定为进贡皇室的贡品。据传起源于宋代,明清两代是壮锦发展的鼎盛时期。
传统的壮锦既有几何图案,又有各种描绘花纹,色彩艳丽、风格粗犷,极有民族特色。常见的有回纹、卍字、水波纹、云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象。
《小螺号》的小朋友们在文化传承人的指导下也体验织壮锦的过程。
操作起这个机器还是蛮需要力气的,身边的小伙伴都来帮忙踩踏板、拉线……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审美观念的变化,各种物美价廉的织品的涌现,传统壮锦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编织壮锦的人亦急剧减少,许多地方已面临消失。当前,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保护和抢救这一历史悠久和极富特色的民族传统工艺。
主持人程雪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做保护和抢救这一历史悠久和极富特色的民族传统工艺的小卫士。”
壮锦以棉线或麻线为主,按经纬平纹使用手工织机交织制成底布,用真丝线做彩纬织入起花,彩纬可以在底布的正反两面形成对称的花纹,并将底布完全复盖,壮锦花色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挎包、头巾、衣物装饰等。
第二站 抛绣球
想要去抛绣球,那必须得知道绣球是怎么做出来的吧?
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
抛绣球大战即将开始...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了!
错误示范姿势!↓↓
正确示范姿势!↓↓
小朋友绣球是抛的!不用用扔或丢的哦!
这是获得第一名的小朋友T队!
第三站 坭兴陶
坭兴陶,名列中国四大名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饮誉中外。它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胚料。
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它的特点是:在烧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可产生窑变体。
将泥料置于陶轮车盘上,利用轮盘的转速,将手控制泥料,这就叫手工拉坯啦。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淘汰了人力,廉价的批量生产取代了精致的手工技艺...一些代表着广西文化的传统手艺在现代化发展的洪流中正在渐渐被人们遗忘。
大朋友、小朋友
重拾传统,继承发扬
一起做文化遗产保护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