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洛川苹果”——王国庆政协新闻发布会“精准扶贫”故事详版

关爱|来源:新华社2017-03-03 09:41:59|网络编辑:卢际名

  “1947年,延安洛川是陕北出名的穷县,一位叫李新安的农民到河南引进了苹果苗。种植了10年后,李新安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这个创举,让苹果成了今天陕北农民的‘摇钱树’。”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当提到“精准扶贫”,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为记者们讲述了“洛川苹果”的故事。

  李新安引进果苗、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如今在陕北,尤其在延安洛川,已经家喻户晓。而今天的洛川果农,正利用互联网开拓新的商机。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第一时间追访洛川果农,倾听他们在新时代书写的新故事。

  “这个故事我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过。‘一户一亩苹果园,不愁脱贫过好年’的说法生动地诠释了陕北农民的丰收喜悦和致富梦想。”听到王国庆讲出“洛川苹果”的故事,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返乡工作的大学生冯文辉既兴奋,又自豪。“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先驱者’,也很佩服他当时的‘闯劲’。”

  冯家村村支部委员冯广进介绍,冯家村现有350户,约1300口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苹果。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现在平均每户每年能有1万元左右的纯利润。“上个世纪90年代,冯家村的苹果种植开始初具规模,大概从2000年起,村民口袋里的钱慢慢多起来了。”冯广进说。

  记者从村委会向北望去,4栋单元式的居民楼已经盖起,不时有村民从安全门出入。村委会南边,两排精致的红色小楼刚刚落成。冯广进说,村上准备把这些房子租给村民,让大家开发“农家乐”餐饮住宿项目。

  2011年,记者在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初见冯文辉时,他刚刚大学毕业返乡专门种植、收购苹果。眼下,冯文辉的主要身份是陕西联合利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人员,负责洛川片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推广,同时还兼顾家里的苹果产业。

  “家里有五亩八分地的苹果园,这个季节总体上属于农闲,主要工作就是修剪树枝、清理果园等,这都是给五六月份苹果‘套袋’打基础,再往后就等待九十月份收获季节的到来。”早春时节,冯文辉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推广灌溉新技术上。“这项技术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家的果园率先使用了这项技术,也是作为示范基地供客户参观体验。”

  冯文辉为记者算起了细账:“去年,家里果园的成本,包括水肥料、各类农药、套袋等,一共是12000元左右。一年的纯利润将近4万元,比2014年和2015年都要高。去年果园遭遇小范围冻灾,很多果子是低价处理掉的,能有这个收入已经很满意了。”

  “前辈的闯劲,也鼓励我们年轻人要不断创新。”冯文辉说,今年真正体会到了网购的力量,苹果一半是在网上卖的。“以前只把互联网销售当做‘小打小闹’,现在这个渠道打开以后,果农们主动了很多,不是等待商机而是寻找商机。”

  小苹果带来大产业。在去年5月份,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显示,不仅在洛川,而是在整个陕西,“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大片”,全产业链现在从业人员有上千万人。

  随着陕西苹果产业的日新月异,不同地区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可喜局面。以冯文辉为代表的新果农也开始有了“忧患”意识。

  冯文辉说,这些年陕西省鼓励苹果种植,北部一些山地也开始推广,那些地方的土壤、光照和温度条件都优于洛川,“一旦未来上了规模,跟我们也会形成激烈的竞争”。

  有着20多年苹果种植经验的高级农技师王农被称为陕西的“苹果通”。他说,目前陕西苹果的种植范围在不断扩大,除了洛川等传统产区,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南部都在广泛种植。种植苹果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更离不开技术手段,希望农民们加强学习,不要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

  “未来除了要不断学习果树种植新技术,还要真真正正用好互联网。”冯文辉说,“前提要保证苹果的质量,因为在互联网的世界,口碑是第一位的。”

  半个多世纪前,李新安的一小步,成就了洛川乃至陕西农民的一大步。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冯文辉们”对于未来的期待,何尝不是“洛川苹果”引领农民精准脱贫、以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梦想”!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