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一列货车从钦州港向云贵高原飞奔而去,这就是贵钦专列,车上满载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的原材料。该专列已成为西南腹地大型来料加工企业的原材料“生命线”。
“这是钦州市打造服务中南西南新的战略支点的重大成果,也是钦州着力推进海陆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钦州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作为北部湾区域重要的节点城市,钦州将自身优势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主动服务,深度融入,努力推进实施一批“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依托区位,打造北部湾集装箱运输港
2013年以来,钦州市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创新钦州港开发建设经营模式。
几年来,钦州港先后成功引进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太平船务、丹麦马士基等国际知名港口运营商入驻,成立了广西北部湾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合作运营钦州港大榄坪集装箱码头作业区,借助国际航运企业的资源,快速拓展集装箱物流业务。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的内外贸航线快速增长。几年间,钦州港新增内外贸集装箱航线18条,开通运营的集装箱航线达到26条,内贸航线网络覆盖国内主要沿海港口,外贸航线连接东盟各国及日韩等国家主要港口,成为北部湾地区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港。
去年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37.4万标箱,增速为45.9%。今年一季度,钦州港集装箱累计完成34.71万标箱,同比增长14.19%,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在推进西南内陆腹地联动方面,钦州与贵阳合作建设“无水港”,成功开通运营钦州港至贵阳铁路货运班列、钦州保税港区至昆明海铁联运;钦州被列入中欧国际班列的重要节点,成为重庆铁港-北部湾港-新加坡海港(“渝桂新”)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广西海铁联运通道枢纽节点,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战略地位。
创新引领,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依托国家级开放平台,钦州市积极引领和带动区域对外开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由共识转为实际行动,贸易合作不断深化拓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东盟合作的旗舰项目,以“两国双园”合作机制,开创了两国政府经济合作的新模式。2012年4月启动以来,园区建设日新月异。
目前,“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运行良好,中马“两国双园”实现两次联合招商。
钦州市执行“市园联建”机制,充分利用国务院出台的专项扶持政策,联合该园区管委会,以“劈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干精神,如期完成了“三年打基础”的建设任务,启动区7.87平方公里“七通一平”已建成,累计有50多个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280亿元。
园区内一批重点项目拔地而起:“慧宝源”医药抗肿瘤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燕窝检测重点实验室、慧宝源医药产业园、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北斗产业园等面向东盟的产业项目相继建成。
同时,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还推动钢铁、陶瓷、铝型材加工、龙建新材料等项目进驻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及构建跨国产业链和服务链,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的战略效应日益增强。
而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核心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发挥“保税港区+进口口岸”的综合优势,进口酒类、进口整车、国际商品直销、跨境电商等特色业务快速发展。肉类、水果等指定进口口岸获批建成运营,中泰“水果快线”落地;进口酒类突破200万升/年,进口整车也突破3000辆/年,入驻企业超过300家,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酒类集散基地和整车进口基地。
扩大合作,全方位推动人文交流
钦州市抓住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版”机遇,推动与东盟的全方位人文交流合作。
2012年,该市启动以钦州为基地、连接东盟47个港口城市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规划建设,2014年得到外交部、财政部正式批复立项,成为当年度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重点支持的首批18个项目之一。目前,首期实施的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等3个子项目已陆续建成,合作网络中方秘书处正式挂牌运营,将为中国-东盟的港口城市合作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由此,钦州与东盟国家一系列城市合作的步伐越迈越快。2013年以来,该市成功推动钦州港与马来西亚关丹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老挝琅勃拉邦港、澳大利亚汤斯维尔港结为国际姐妹港。
钦州与马来西亚关丹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去年4月,两市签署《友好城市联合声明》,正式建立两市分别轮流在对方城市举办“钦州日”“关丹日”的“两市双日”常态化活动合作机制,开创了“城对城”“港对港”“园对园”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同年4月,关丹市成功举办首届“钦州日”活动,钦州亦将于今年举办首届“关丹日”系列活动。
依托中马“两国双园”机制,中马产业园区还设立了国际人才合作示范区吉隆坡、关丹两个工作站,成为广西首个产业园区对外人才合作平台。(记者 韦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