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厚植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源:央视网2017-06-06 15:39:26|网络编辑:刘婷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中国走向动力内生、源头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重大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战略定位非常明确、建设任务与制度改革内容系统提出的背景下,如何将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内生化落地实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治国要务。具体要深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把生态文明上升成为治国要务,成为各地一把手主抓的重点工作。为了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地,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是党政同责。为了避免短期行为,做表面文章,提出了一年一评价,五年一考核的长周期考核办法。中央如此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化解能源环境危机,不仅是当代中国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关系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了,将与世界双赢。

  其次,必须以制度建设遏制污染蔓延势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急需落地的9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制度的全面落地将使环境污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还可以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一个常态化的制度管理体系中。

  这9个方面的制度,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从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到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从全覆盖的环境治理体系到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可以说这是一个充分利用法律、规划、经济、市场、技术和考核等综合手段,涉及国土、环境、生产、市场、社会等全覆盖的制度体系。

  第三,大力推进迈向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建设,以生态经济引领中国转型发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按照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一个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经济生产方式与经济体系思想初见端倪。这个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可概括为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前提的生态市场体系,以循环、低碳、减量为内容的绿色生产方式体系,以自然资本、绿色消费、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的绿色产业体系,以国土资源规划和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为手段的生态宏观调控体系。这四大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几乎覆盖了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是从根源上治理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最后,以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生活方式革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从我做起、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从每个人的修心开始,以及推动节俭、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每个家庭开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就是传承中国治国智慧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体现。

  要使中央提出源头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落地,急需各级政府与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让生态文化与价值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以文化的力量让全社会的每个人参与到“从我做起”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带头、领导要带头、党员要带头、家长要带头,以示范力量推动社会积极参与;三是要大力发展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四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从中国智慧中汲取生态文化建设的精髓,以东方智慧探索中国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纯着眼于环境问题,而是一个新文明模式的创新。绿色发展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产业升级的精彩一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共赢,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兼得的永续发展之路。(作者张孝德是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