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俄德两国之行收获如何?且看国际舆论怎么说

习主席访俄、德并出席G20峰会|来源:中国网2017-07-08 16:46:00|网络编辑:孟宪静

七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时值仲夏。刚从香港回京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欧洲,先后对俄罗斯和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

此前不久,习主席才参加完两场重大的外交活动: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6月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

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的此次俄德两国之行备受中外瞩目。国际舆论普遍期望习主席此行能成为“自由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守护者”,给这个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带来积极的、乐观的信号。

那么,习主席此行收获如何?国际舆论是怎么看的?中国网记者梳理了各国媒体和专家学者的有代表性的看法。

\

当地时间7月3日晚,刚刚抵达莫斯科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见。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研究规划全球发展战略

7月3至4日,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会谈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当前世界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7年至2020年)》并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及经贸、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文化、创新、媒体、信息网络、检验检疫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交换。

外媒评论称,这表明,中俄将在贸易、朝核问题等多领域进一步密切合作。

拉美社报道,中俄两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加强在朝鲜半岛问题和其他重大国际事务上的合作等议题达成共识。双方一致认为,中俄双方要保持战略协作,推动各方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中俄双方在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立场是一致的。

法广中文网指出,中俄外交部发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表明俄罗斯方面接受了中方“双暂停”的主张。

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丘弗林注意到此次两国领导人在会晤期间签署了关于当前世界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他认为,俄中作为欧亚两个大国,双方关系发展关系着地区和世界局势的稳定。此次签署联合声明明确了双方对当前热点问题的看法,对巩固世界战略平衡起到了积极影响。

俄罗斯战略发展模拟中心副主任特罗菲姆丘克说,习近平和普京这次会晤正值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召开前夕,两国领导人不仅讨论了俄中关系,还讨论了全球领域内几乎所有热点问题,共同研究规划了全球发展战略。

《俄罗斯报》用“对表”这一词汇描述此次会晤。该报这样写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次会晤会使中俄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对表”,以便在政治上达到一致。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此访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第六次访俄或赴俄出席重要国际活动,也是两国元首年内第三次会晤。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斯洛夫说,俄中领导人不仅在双边关系框架内定期会晤,而且在多边场合经常见面,探讨重大国际问题以及两国政治、经济合作问题,“这种经常性对话前所未有”。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托尔库诺夫用“惺惺相惜”一词形容中俄两国元首之间的友好关系,认为“这是两国关系能发展这么好的关键因素”。

\

7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中德承诺共同努力确保G20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7月4日至6日,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从与德方领导人密切互动,到与当地民众共迎大熊猫“梦梦”“娇庆”亮相柏林动物园……在大约40个小时的时间里,进行了10多场活动!

美国之音报道,习近平与默克尔举行了会谈,双方在推进自由贸易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达成多项共识。默克尔表示,德国乐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会与中方签署一份投资协定,为日后两国达成自贸协定打下基础。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迪特尔·肯普夫说,在全球化遭遇越来越多阻力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无疑为全球化注入新的活力,对推动全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起到积极作用。作为出口大国,德国尤其支持“一带一路”提出的互联互通,因为德国企业将有机会参与项目建设或使用这些基础设施并从中获益。

德新社则关注中国和德国承诺将共同努力克服现行国际秩序中出现的深刻分歧,以确保G20汉堡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是欧洲最大的专门研究中国的机构,该中心负责人韩博天认为,习主席这次访问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两国关系的深入,也是中方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合作,共促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和建设性态度的体现。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总经理约尔根·弗里德里希博士这样解释中德两国在G20峰会问题上的一致立场:德中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

今年85岁的德国《时代》周报前总编辑和出版人、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曾在1975年随时任德国总理施密特出访中国,还曾与邓小平进行过3次长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观察者,他期待德中两国携手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索默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果没有中国加入,很多问题都将无法解决。“中国对G20的贡献不容忽视,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值得期待。”

\

7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德国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舱门。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国际舆论期待中国成为“自由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守护者”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定于7月7日至8日在德国汉堡举行,推进自由贸易和巴黎气候协定是会议最主要的议题。国际舆论热情期待中国成为“自由贸易”和“气候变化”这两大全球性问题的“守护者”。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无论是去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还是今年1月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在各个场合都展现出积极推进全球化的姿态。

《柏林报》注意到,习近平主席专程在峰会开幕前两天抵达德国拜访默克尔。该报认为德国有足够的理由在习近平身上花费这么多时间,因为从多重角度而言,中国已成为德国在欧盟之外最重要的G20伙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量占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一。另外,德国和中国拥有许多共同利益:两国都主张自由贸易,承诺保护环境。

柏林《每日镜报》称,默克尔视习近平为“动荡时代”的朋友,期望和中方一起减轻社会动荡。

《南德意志报》认为,届时,中国会以自由贸易伙伴、气候保护冠军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国的形象示人。(记者刘峻凌 综合报道)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