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教育改革:托举美好明天

聚焦|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10-23 19:33:20|网络编辑:刘婷

十九大新闻中心于22日举办“教育综合改革”集体采访活动,多位教育领域的党代表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更好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在集体采访中,如何更好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也受到关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黄俊琼代表表示,自己已经在乡村工作了25年。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出台,使得农村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愿意到农村学校工作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了。“就拿贵州来说,农村教师享有不少优惠政策,比如教师国培计划、教师周转房、乡村教师津贴补助等。我想,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我们乡村教师队伍会越来越壮大。”黄俊琼说。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代表指出,在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上,“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他认为,下一步很大一块投入应该放在教师培训上,放在思考如何吸引青年一代到农村学校去工作上。

针对如何更好保障农村女童教育权利的问题,李希贵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30多年前在乡镇的一所中学工作,那时候班上男女学生的比例,女生还是比较低,大概占百分之二三十。我现在回到山东高密老家看,那里农村女童教育已经毫无问题了,男孩女孩都是宝贝。现在在北京海淀北部的农村学校里,包括初中、高中,班级学生中男女比例基本上是各一半,个别时候女生还略多一点。从这些情况来说,我对保障农村女童教育权利的问题有信心。”

努力实现“三心”教育理想

针对中国教育改革要走向什么方向的问题,李希贵认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十一学校考察后讲到的三个“心”:小学阶段要开心,中学阶段要活心,大学、研究生阶段要静心,是教学改革希望达到效果。李希贵说:“小学怎么 ‘开心’?除了课程本身要更加符合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外,我们还要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时光。中学的 ‘活心’,事实上是希望学生能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把自己打开。大学的 ‘静心’,是希望学生已经通过基础教育,踏上了一条符合其成长的路径,这时候可以潜心去钻研。”

“为实现这样一个教育理想,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确实做了大量的努力。过去我们更多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塑造学生,不太留心学生的意愿。但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一个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国家,特别需要那些在某个领域有个性化见解、有专业知识的青年。”李希贵表示,能否通过教育的转变,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来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为自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代表则指出,办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挑战就是静下心来做学问,静下心来教书育人,让学生静下心来,在大学阶段更好地成长。“中国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要从中国的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的探究,提出中国的答案,最后形成中国的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的人才培养方式。中国的很多问题也是世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中国的问题,也是解决世界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共同的基础和方法论上去寻找答案。中国今天的大学,要站在这样的起点上去办学,去培养学生。”他说。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