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四川广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摘帽”之后还要管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2018-01-17 12:54:23|网络编辑:李惠惠

3年前,四川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陈德英一家脱贫了。对此,她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戴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终于摘下来了;担心的是,“摘帽”了,政府还会管吗?儿子的癫痫病时好时坏,孙子刚上初中,政府部门如果不管了,弄不好还得返贫。

陈德英所担心的也正是当地党委政府所关注的。代市镇党委副书记袁斌告诉记者,扶贫攻坚,决不能认为“摘帽”了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构建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回头看”“回头帮”,防止“刚脱贫又返贫”。

正是在“回头看”的过程中,陈德英一家的问题得以发现,区里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她养殖了4头猪和50多只鸡;从“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中拿出1.5万元,报销了她儿子周军不能在新农合报销的药费,同时通过小额贷款帮助周军学会了修理摩托车的手艺,并帮他开了一家修车门店。

广安市脱贫攻坚工作一直走在四川前列,全省首批“摘帽”的5个县(市、区),有3个在广安。“摘帽”之后怎么办?如何防止返贫?广安市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对于刚刚脱贫的群众来说,学费和医药费是最沉重的两大负担,也是导致返贫的两大重要因素。对此,广安市格外关注。

为让每一个贫困群众上得起学,全市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阶段资助体系,发放贫困学生资助款3.02亿元,惠及55万名贫困学生;支出教育救助金397万元,资助9010名特困学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为让每一个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广安市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了13.19万名带病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体检到保健、就医到抓药、住院到报销的各个环节,为贫困群众报销各类医疗费用超过2亿元。

增收是稳定脱贫的核心。广安市一方面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让贫困群众在提质增效中增收。全市建成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23个,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龙安柚、柑橘、柠檬、蔬菜等特色产业18.5万亩;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劳动技能,让贫困群众在转移就业中增收,成建制转移劳动力3万多人,就近解决就业9440人。此外,他们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建成农产品初加工中心21个,培育精深加工企业153个,让贫困群众在产业经营中增收。

广安区白马乡白马村村民李树满正是在产业发展中得以稳定增收。李树满曾是村里的特困户,丈夫去世,儿子是残疾人,去年“摘帽”之后,被安排到村里柠檬产业龙头企业农丰农业公司工作,每月有1500多元的固定收入。“我今年60多岁了,能在家门口挣到一份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儿子,我很满意!”白马乡党委书记李斌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农丰公司建起了1000多亩柠檬产业基地,不仅使周边两个村的许多村民有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还吸纳了40多个像李树满这样的贫困户到公司打工,让他们有了新的增收渠道。

令人欣慰的是,广安“扶志扶智”工作也收获了希望,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从“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为长效脱贫提供了内生动力。白马村村民黄能明有眼疾,一家4口曾是当地的“老大难”。3年多前,当驻村干部送给他两只种羊的时候,有人担心羊会不会被吃掉。在村干部的鼓励帮助下,黄能明赋予“扶贫羊的故事”积极内容:3年多时间里,两只羊变成了16只,卖掉7只,挣了5000多元;之后,他又养起了两头母猪,前不久,一头母猪产仔20头,刨去饲料等成本,纯赚1.2万多元。黄能明说,他正在与驻村干部和技术员商量,准备养殖效益更好的黄牛。(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