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世界上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最早的金杖、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和面具……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4800年至2600年的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这里,改变了中国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由一元变多元,也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世界的第九大奇迹、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出土的文物造型奇特、大气恢弘、神秘怪诞、内涵丰富,充满许多不解之谜。三星堆遗址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可与同时期北纬30度上的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等世界古文明媲美。
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李政葳/摄)
有数据显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2017年迎来开馆20周年,共接待游客人数创下新高达80万人次,年均游客增长约10%;三星堆博物馆的官方微博粉丝数已达385万,在全国排名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界的当之无愧的“网红”。
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交流促进沟通互鉴,三星堆作为闪亮的“中国符号”一直坚持文物“走出去”,成为中国连接世界之窗,先后到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国家领导人将三星堆文物仿制品作为国礼分别赠送给希腊和秘鲁,彰显出三星堆作为“中国面子”的“国际范”。2016年9月,在国家外交部举办的“开放的中国:看四川·看世界”全球推介活动中,古蜀之源三星堆作为四川向世界推出的文化名片,再次登上了国家外交的舞台。
不仅有以青铜人面具为原型烘烤饼干、青铜人面具印制花手提袋,去年今年中秋前夕,三星堆又以“堆饼”的抽奖企划引发了一阵小风潮,微博粉丝通过互动可获得三星堆独家定制的月饼。为了丰富和释放三星堆文化内涵,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不断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全力推动文旅融合、文旅互动,构建以三星堆博物馆为核心,以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文化产业园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构建‘旅游+文化+商业+服务’产业体系,全球化战略,全产业链模式,打造中国文化版的‘迪士尼’……”广汉市文博旅联合党委书记、三星堆管委会主任、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家可说。
之前,以三星堆原创动画电影《金色面具》曾引发人们的关注。电影由好莱坞团队参与制作,将用西方人视角讲述三星堆文化的故事。除了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外,朱家可说,“三星堆”这一原创IP还将开发出图书、游戏、玩具、音乐、旅游纪念品、主题乐园、特色小镇等一系列衍生产品,从而构建从内容资源整合、产品开发、品牌授权到衍生品销售的全动漫产业链;同时,提升古蜀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三星堆文化走出去、活起来,在国际上更有知名度。
在四川,提到了三星堆和《金色面具》,就不得不提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大熊猫象征着“吉祥如意”,是世界人民“相亲”的“友谊和平使者”。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这里为我国大熊猫对外交流和知名度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与1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大熊猫科研合作交流。
大熊猫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兴起(李政葳/摄)
另外,与大熊猫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不断兴起。2002年至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大熊猫音乐、大熊猫出版、大熊猫影视、大熊猫舞台剧、大熊猫文化艺术展览、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传播、公共空间的大熊猫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进行尝试;并先后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野生救援协会等知名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比如,2015年至2017年连续在4个国家7大城市举办了“熊猫与世界-中国大熊猫保护文化艺术全球巡展;还与央视网合作设立“熊猫频道”(IPANDA)并面向全球开播,“熊猫频道”全球活跃用户达1564万余人,其中,Facebook全球页累积粉丝数近1114万;instgram、YouTube及 Twitter粉丝数累计近30万,逐渐成为大熊猫文化在全球互联网传播的主要平台。
如今,“成都大熊猫”文化品牌已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野生保护动物文化旅游品牌大IP。去年以来,四川成都的成华区不断建设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打造以大熊猫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聚落,并引入熊猫《PANDA!》秀大型剧目,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行巡演。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文创产业不断丰富,三星堆、大熊猫等一批中华文明标志正在“走出去”的路上,不断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自信、自然风情和人文精神,也在全球舞台上不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