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TV2月5日消息(通讯员李可可)柳州市融安县实施“组织带富”工程,把合作社、产业协会、涉农企业等培养成“带富组织”,并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带富模式,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在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的“古兰新韵”现代农业示范区里,一座座保温大棚整齐排列,村民正在地里给金桔苗修剪枝条。
古兰村位于山区,过去以水稻和原料蔗种植为主要产业,群众人均年收入仅有3000多元,是“十三五”时期重点脱贫对象村。为了让村里的147户贫困户466人实现产业脱贫,古兰村改变思路,开始以金桔为主导产业,培育和引进农业企业,建设“古兰新韵”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示范区+扶贫”的“古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们把土地出租并就地务工,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村民黄显亮:“(土地)流转出去,一年大概有4000多块钱收入,每个月打工大概有2000多块钱,一年如果算10个月就有2万多块钱收入了。这个收入比以前我们种田强多了。”
据统计,截至目前,“土地流转+就地务工”的模式共惠及贫困户103户,覆盖率达70%。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第一书记 王石坚:“我们通过党员的带动,让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比较大的转变,整个村的扶贫工作打开了一个比较好的局面。”
1月23日夜幕降临,融安县板榄镇龙纳村生态养鱼合作社的社员拉完最后一网鱼。当天,合作社冬捕的生态鱼被抢购一空。村民刘建华说:“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大概2000块钱,走生态养鱼发展的路子,我们对未来脱贫充满了信心。”
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龙纳村党支部和村委带领群众成立了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71户,其中贫困户20户,带动辐射327户1400多人。融安县板榄镇龙纳村主任赵小芳:“我们目前建了60多亩的鱼塘,把村里所有的党员都集中起来,把鱼塘建好。屯里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我们都会发给他们每天120块钱的工资。”
近年来,融安县抓党建促脱贫,实施“组织带富”工程,把合作社、产业协会、涉农企业等培养成“带富组织”,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带富模式,深受群众欢迎。融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贞强:“2017年,我们共实现了18个村脱贫摘帽,总共是3367户12876人实现脱贫。2018年融安县(全县)要力争脱贫摘帽。”
下一步,融安县将积极打造产业示范带动服务型党组织,把党建项目化、产业化、品牌化,为顺利完成融安县脱贫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