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大国外交开新篇 弥合世界谋共赢

要闻速递|来源:中新网2018-03-02 14:31:12|网络编辑:夏汝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外交有哪些新动向?这是全球观察家们共同思索的课题。

\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中新社记者 金硕 摄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北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外界目光,而即将启幕的全国两会被认为是观察中国外交“风向标”的重要窗口。

  中国的“世界观”与国际共鸣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中这一行小标题明确表达了中国坚定的“世界观”和外交方向。

  这与国际社会的期待产生深度共鸣。年初,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选择以“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为主题,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年前在达沃斯所作主旨演讲高度契合,凸显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立场的积极回应。

  今年以来,法国总统、英国首相、荷兰国王等先后踏上北京的红地毯,体现合作共赢理念的“一带一路”成为各方客人与中国领导人必谈的话题。

  同期,日本外相和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在一个月内相继访华,印度外秘顾凯杰上任伊始即赴华访问,马尔代夫总统派特使访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达成多项务实成果。中国在周边外交中展现了一贯的积极、稳健、务实风格。

  此外,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中国—非盟第七次战略对话等外交活动相继举行,中国对发展中国家伙伴们进一步释放“利好”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办主任刘鹤近日赴美访问,就中美关系特别是两国经贸领域合作进行交流。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教授高飞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主动性和战略性将是今年中国外交值得关注的重点。

\

资料图: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举行。图为会场外。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国外交“稳中求进”落实成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在即,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阐述中国外交的重点任务和目标。会议期间,中国外长按照惯例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各方全面了解中国外交政策敞开“窗口”。同时,在以往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也会对中国外交政策做出针对性表态,广受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中国外交将重在落实成果、稳中求进,继续推动国际秩序改革和全球治理完善。

  中国外长王毅在外交部新年招待会上已经“剧透”了中方一系列外交部署。他表示,将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首届高峰论坛成果,启动筹备第二届高峰论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办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主场外交活动,助推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

  201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世界仍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贾晋京看来,中国对全球新增经济的贡献已连续5年超过30%,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正在加速形成新型市场网络,这都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在此情况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容易为“分化的世界”勾勒出共同愿景,为经济全球化指明前进之路。

  高飞认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中国应会进一步强调国际社会合作,继续主张自由贸易,进一步推进全球治理改善。“中国可以和不同国家产生不同形式的合作,这是在打造新型伙伴关系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推进的。”

  当前,国际局势面临新形势,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言,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全球性挑战,作为全球性大国,中国有话要说,有事要做。同时,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中国智慧和力量越来越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人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对于中国外交而言,又将是非常热络和繁忙的一年。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