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一场大雨过后,初春的暖阳,让嫩芽更显翠绿,村里的空气也清新得让你想狠狠地多吸两口。经过近半个月的折腾,今天算是正式入驻村里,我的第一书记扶贫之路也正式开启。
远眺的村庄(手机摄)
远眺的村庄(手机摄)
从乡政府到村里大概有13公里左右的路程,今天恰巧赶上支书去乡里开党员大会,直接用摩托车载我回村。我所驻的村大概在海拔1000米以上,虽然乡里到村部的路已经全部硬化,但是对于初次来村里的我来说,将近90度的陡坡转弯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一路上,支书一边骑着摩托车,一边向我介绍村里的情况,还有他心目中的产业规划。可以看出作为当家人的他,是如何迫切地想让村民告别贫困,但苦于没有出路。
摩托车大概行驶了40分钟,顺利到达村部,刚刚放下行李,支书就迫不及待地带我去看他试种的药材。在一个小山沟里,一棵棵前段时间刚从山上移栽回来的药材已经发芽,但长势并不理想,支书为了说服我,再次骑着车载我去看去年试种的药材,希望我对他心目中的药材种植产业进行支持。但听了支书一路的讲解,我对药材种植产业仍有担心,支书所种植的药材没有办法通过种子或者扦插的方式进行培育,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山里挖现有的药材根回来进行种植,然后通过分根的形式进行扩种,但依靠这样的方式想大面积种植,种苗问题是关键。其次,近年来药材市场不稳定,也担心种植出来后,价低伤害村民,让村民对发展集体产业失去信心。我没好当面对支书说出我的顾虑,一直跟他说我们回去考察一下再确定,但是种还是不种,我自己心里也是琢磨不定。
在离开支书药材地的时候,恰巧遇上了支书的父亲正在种玉米,老人看着陌生的面孔,用当地话问儿子我是谁,支书答复说是新来的“第一书记”,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从玉米地走出来,笑盈盈地看着我,回家从筐里拿出了三个刚刚挖出来的芋头硬塞给我。我原本想拒绝,但看着老人真诚的眼神,我还是默默地收下了。三个芋头虽然不值多少钱,但也许这是老人对我的一种期许,希望我能带大山中的他们走出一条致富路。
支书父亲正在切芋头给我
两年时间不短也不长,“第一书记”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或者也是一种锻炼。既来之则安之,这是我来村部第一天对村两委班子的承诺,我也期许,我能为村民的脱贫致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记者: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