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海南省将迎来建省和建立经济特区三十周年纪念日。三十年来,海南先行先试,奋楫争先,昔日的海角天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闻联播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潮起海之南》。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改革再出发,开放再起航,三十而立的海南正在以绿色发展的全新面貌跨入新时代。
地处祖国南海三沙市的赵述岛,梁锋是刚刚任命的第一任岛长。就像在全国推出的河长制、湖长制一样,岛长制要求岛长对自己分管的海岛生态环境全面负责。
近年随着渔业发展,上岛居住的渔民增多,如何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岛长梁峰带领居民植树造林,固土保水,要让树木的增长跑在人类活动的前面。但这并非易事,岛上淡水、土壤稀缺,每种一棵树都极不容易。
梁锋他们把自己比作了海岛特有的植物抗风桐,压倒了还能再站起来,增绿护蓝的信心不变。
现在,三沙的许多岛屿,都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依旧是各种珍稀海洋生物的家园。
海洋生物的繁育离不开美丽的珊瑚,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为了防止生态退化。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珊瑚礁保护条例。海南热带海洋研究所的陈宏所长,正带领团队在这里用科学方法保护海洋生态。
五年多的时间,北至陵水,南到西沙,十六万多株新培育的珊瑚已经播撒在海洋里发育壮大,守护修复着水下国土。
在海南岛生活,人们难免不受台风侵扰。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应对气候环境的能力。这张照片在2016年一场台风中蹿红网络。当时,三亚凤凰机场下水管网排水不畅,给水工胡环宇正把头埋进溢出的污水里,疏通下水道,被网友称为三亚扎头哥。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滞后,不仅是三亚的问题,更是全国不少城市的通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三亚市作为全国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近980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被拆除,建成了丰兴隆等一批海绵生态公园。实现了管网改造,雨污分流,留蓄清水,污水达标排放,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场暴雨满城积水的情况。
现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海南确定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将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域和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覆盖全省陆域面积的33.5%、近岸海域面积的35.1%。取消了12个生态敏感市县的GDP考核,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800多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