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八桂先进人物
BBRTV消息(通讯员 唐远秀) 坐落在西江上的长洲水利枢纽,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座以发电、航运为主,兼有提水灌溉,水产养殖,风景旅游等多方面效益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这对于长洲水利枢纽项目的发起人张具瞻来说,既欣慰又自豪。但项目能有今天的发展,张具瞻功不可没。
张具瞻告诉记者,梧州要发展,必须解决能源问题,而西江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1978年,梧州市第一届科技大会,张具瞻作为代表参加这次盛会,第一次将利用西江水力资源的构想提了出来,张具瞻的设想得到了梧州市上下的支持,但却遭到了一些上级部门和专家的反对:“梧州没有煤,也没有油,要发展没有别的能源、没有电力是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一直想利用梧州丰富的水利资源发电。”
随后,张具瞻大量收集和研究西江的水文、地质,明确了长洲岛建设电站思路,提出书面建议报告。1983年,张具瞻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向珠江水利委员会提交建设长洲水利枢纽工程的报告,但没有得到批复。
1985年,珠江流域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罗西北一行来到梧州对长洲水利枢纽进行专门调研,而长洲水利枢纽工程也迎来了峰回路转的关键节点。张具瞻回忆说:“当时正下着大雨,我跟罗组长说,长洲水电枢纽坝址就在前面,河边都有石头露出来了,他很高兴。听完我汇报之后,他会回去做工作,我们就觉得长洲有盼头了。”
1986年,珠江流域规划协调小组终于同意将长洲水利枢纽项目纳入流域规划。
1991年,时任梧州市建委主任的张具瞻到了退休年龄,但他退而不“休”, 一心扑在水利事业上,一遍一遍地和同事们出差跑项目,争取立项。
张具瞻回忆说,当时除了递交报告一波三折以外,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他:“只做电站建设不增加城市淹没是个大难题,而国外水电站闸门宽度可以做到几十米,枯水期把降升坝立起来挡水发电,洪水期把降升坝卸下来过流。”
经过多年争取, 2003年,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2007年,长洲水利枢纽首台机组正式发电。张具瞻从黑发干到白发、半个多世纪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已是白发苍苍的张具瞻,依然没有停下步伐,他正调研和撰写《西江分洪综合利用的方案》,希望继续发挥长洲水利枢纽的平台作用,让滚滚西江化为无尽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