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 不是你想贴就能贴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综合整理2018-07-10 14:21:23|网络编辑:孟宪静

7月7日小暑过后,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一种风靡全城的“网红项目”——“三伏贴”就会流行开来。

三伏天 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生病,大人易患鼻炎、咽炎、流感,小孩易患肺炎、哮喘。中医认为在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三伏天里,人的阳气最充沛,此时将温阳补益的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最易扶正祛寒,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缓解和控制疾病,有“简、便、廉、验”四大优势。“三伏贴”即利用天然药物施灸,刺激皮肤发疱,引发身体免疫反应,有防病治病的效果。

\

2018年三伏贴贴敷时间

伏前加强:7月6日-7月16日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5日

中伏加强:8月6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不能“想贴就贴”

北京发布今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方案

记者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获悉,该局近期制定并发布了《2018年北京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今年医疗机构提供“三伏贴”的服务行为。

“三伏贴”不是“想贴就贴”,对人群和适应证都有要求。根据方案,各医疗机构要严格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仅可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小儿、老年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人群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

按照方案,2018年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时间为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按照每10天为一个疗程,每疗程贴敷次数不得超过3次。除规定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适用病症外,其他病种不得套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

关于三伏贴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具体穴位功效

天突穴:宽胸理气、通利气道、宣肺化痰。

膻中穴:通畅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

中脘穴: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足三里: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肺俞穴: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膏肓俞:运用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

定喘穴: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内关穴: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怎么贴?

三伏贴疗法3年为一个疗程,病程较长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疗程。每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一般每伏贴敷4—5次,每次根据病情辨证贴敷4-6个穴位。儿童每次贴0.5~2小时,成人每次贴2-4小时。但根据个体差异、患者病情,医生会对贴敷时间、次数进行适当调整。

由于中伏和末伏一向时间间隔较长,一般都在20天左右,中间增一次加强灸,有助于提高保健治疗的效果,也就是说三伏期间一般贴3至4次,如果不是因时间赶不上漏了敷贴,基本无需在初伏或末伏过后特别加强,每次贴敷的部位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经络是全身贯通的,有近治作用,也有远治作用。

不同年龄贴敷时间可参考下表↓↓

\

以下人群不适合三伏贴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严重瘢痕体质者;

4、孕妇,两岁以下幼儿、女性经期(量多者);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

6、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

7、感冒发烧等疾病发作期或加重期,发热、出血、咽喉发炎患者。

注意:还有人为了效果更好,贴上很久都舍不得取下来,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还会造成皮肤灼伤,所以贴敷时间适当即可。

小心!不要被三伏贴“烧伤”

贴敷后注意事项

\

关于三伏贴 妈妈们最想问的问题

\\

还有这些问题要注意!

网购三伏贴自行贴敷隐患大

随着三伏贴的风行以及低门槛,这种医疗行为在药店、养生馆甚至美容院也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更有甚者,三伏贴在网上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挑选购买,不少市民网购后在家中自行贴敷,却不知这其中可能潜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专家表示,市民自行贴敷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市民自行对应穴位图可能难以找准穴位,因此达不到应有效果。其次,有过敏体质、内火较重或者对贴敷药物过敏的市民,并不适合贴敷。另外,“冬病夏治”贴敷的药物也不是“一膏贴”、“一样穴(位)”,因此,建议市民到正规医院找医师贴敷。

无需一味赶头伏 迟早一天不打紧

为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只要在上文提到的每个伏期内都可以贴敷,不需要在入伏当天急着赶趟。

三伏贴不包治百病 贵在坚持

中医专家提醒,“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个辅助疗法,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疗程三年。有不少人穴位贴敷了一年觉得效果不明显,就不再坚持,甚至停止治疗。这些都是误区。

三伏贴并非适用所有冬病,也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图文来源:人民网-健康频道、新华网、人民日报、腾讯大楚网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