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民生建设打造“浦东品质”

聚焦|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8-09-19 11:22:39|网络编辑:刘婷

  在浦东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无数次听到百姓们对浦东这28年来巨大变迁的由衷赞叹,浦东的出租车司机、酒店大堂经理、城市书房管理员、社区居民们一提起浦东巨变,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事业,既为人民所推动,也服务于人民。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介绍,浦东开发开放的28年来,始终坚持把发展的新成果落实到民生领域,把发展的新思路应用到民生建设当中。对于新老浦东人而言,这里是放飞理想的舞台,是奋斗的热土,更是宜居的家园,处处展现出精致化、国际范儿、高品质的“上海风度”。

  全面又丰富,让民生保障体系覆盖每一个人

  “28年前的浦东交通拥挤、道路坑洼,住房条件差,看病、购物、看戏、听音乐会一定得到浦西去。而现在,浦东和浦西差别越来越小了,有些方面还超过了浦西。”回想28年来浦东的变化,从奢望到亲历,王政燕这位“老浦东”感慨万分。

  如今,浦东社会综合保障体系越织越密。翁祖亮介绍,至2017年,浦东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641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近70%,国际学校14所。各类卫生机构1098所,公立三级医院10所。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3000多万平方米,惠及30万家庭、100多万人口。

  2017年,浦东的社会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近45%,“十三五”期间,民生总投入将超过3000亿元,通过强化托底保障、均衡普惠、优质供给三大方面,持续提升浦东的民生水平。

  对于外来人才,浦东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的TEL东电电子芯片设备工程师郑明扬目前正在申请人才公寓。“浦东的人才公寓只要刚毕业正式参加工作以后就可以申请,公寓大概有40多平方米,月租金只需要2000多元,对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真的非常实惠。”郑明扬说,这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很适合年轻人,尤其是人才倾斜的落户政策和住房政策对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很有吸引力,这也是他们决定毕业后留在上海发展的原因之一。

  目前,浦东有来自世界各地近10万名外籍人士。国际学校、国际医疗机构、国际社区的建设让在浦东生活的外国人宾至如归。

  细致又周到,让社会管理服务走入寻常百姓家

  “手机号他们这里都有,等不及的话可以先办别的事,办好了他们会打电话让我来取……”正在更换《就医记录册》的居民黄雅平说,自从有了“家门口”服务站,办事再也不用跑腿了,甚至连队都不用排了。这家“家门口”服务站位于陆家嘴街道市新小区。别看这里地方不大,却能为居民提供八大类184项服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对服务站最贴切的表述。在这里,居民不仅可以办理各项生活事务,还可以在书香小屋阅读书刊,在健康小屋检测身体状况,在第二客厅参加文娱活动……这个“家门口”服务站是浦东全区所有居村全覆盖的“家门口”服务体系的一个窗口。

  去年5月以来,浦东新区创新以居村“家门口”服务体系为中心的基层服务新模式,社会治理重心向居村下移,将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自治特色等多方面服务项目下沉到服务站,并引领整合社会各种服务资源,促进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我服务的全面对接。

  “服务站的志愿者大多都是刚刚退休的居民,他们能够自我管理,并为大家做好服务,让老人们觉得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还有一部分志愿者来自在陆家嘴工作的白领,闲暇时间他们就会到服务站来工作,将企业资源和市场资源也带到服务站来,比如插花课程、手机使用课程等。”陆家嘴街道社区自治办主任高睿介绍说。“家门口”服务站以满足居民群众“就近便利”的多元需求为出发点,以“全岗通”模式转变服务作风,以“居民自治”观念激发社会参与,以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实现了“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服务项目标准化、服务标识统一化”。

  “家门口”服务体系创新通过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这“三张清单”的互动,改变了以往政府单向“派单”的情况,从群众中获取他们所需服务的内容和种类,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参与,各种有特色有创新的服务项目层出不穷。潍坊新村街道开展27个居民区精细化调研,梳理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重点问题加以有针对性地整改;北蔡镇推出“北蔡易生活”智慧社区项目,通过“1+4+N”(即一个平台、手机、电视、电脑、电话四个渠道覆盖,N个社会应用),提供政务服务、社区服务、便民服务的线上服务,并依托线下服务终端机实现服务事项下沉。

  12年前的10月18日,浦东市民中心揭牌,市民的大部分事务可以在一门内办结。如今,功能完善、多元供给、便捷高效的“家门口”服务体系,正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家门口”服务站只是浦东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精细化,接地气,办实事,新理念和新作风推动着浦东民生保障体系的不断革新。

  高端又新潮,让高品质城市文化常创常新

  陆家嘴金融城高楼林立。这片繁华中却藏着一个僻静去处:陆家嘴融书房。融书房由陆家嘴图书馆转型改造而来。来到这里的第一感觉就是,从哪个角度拍照都很有文艺范儿。在这个1400多平方米的三层空间里,收藏了5万余册各类图书,其中约20%是外文图书,以满足周边白领人群的借阅需要。

  这个富有品位和情趣的“城市书房”,形象地诠释了浦东是“可阅读”之城。除了陆家嘴融书房外,还有各具特色的浦东图书馆学习书房、张江科学城书房、临港大隐湖畔书局等新型阅读空间。“在融书房每周都会有读书会活动,活动只要在网上放出预约通知,就很快会被一抢而空,经常都一座难求。”融书房馆长凌志荣介绍说。

  浦东是“能漫步”之城。浦东在开发开放之初,就建设了占地2100亩的世纪公园这一上海内环线内最大的生态绿洲。近年来,又建设了6个自然保护区,5片楔形绿地,4个大型生态公园,大型林地面积达到1.9万多公顷,市民休闲健身步道正在不断延伸。去年底,黄浦江东岸22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过去的老旧厂房华丽变身为多功能文化休闲空间。

  浦东是“宜休憩”之城。城乡互动、产城融合,创造出更具质量、更有品格的生活与休闲环境。“美丽庭院”建设使乡村有风貌更有韵味、有景观更有文化;“缤纷社区”建设使城区升级换颜,微更新带来大变化。同时,陆家嘴、迪士尼、世博三大商圈提供了优渥的购物环境,浦东逐渐成为高端商品集散地、时尚新品首发地、最佳购物体验地。继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之后,奔驰文化中心、世博源等文化新地标落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天文馆等现代化大型文化设施正在布局。曾经说“夜浦东”留不住人,看戏都要上浦西去,而如今夜晚的浦东华灯初上,热闹非凡。

  浦东更是“有温度”之城。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优美的环境,便利的服务,热心公益的社会风尚,使浦东新区激荡着美的享受与创造的快乐,充满了“爱”与“关怀”。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浦东正载着“上海风度”扬帆远航,而每一个浦东人正是在进取的航程中体验着生活的美好。(经济日报采访组成员 李 力 吴 凯 沈则瑾 佘 颖 沈 慧 张苇杭 执笔 张苇杭)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