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广西实践】有朋自远方来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2018-10-06 09:29:14|网络编辑:罗娴子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广西实践

有朋自远方来

BBRTV10月6日消息(记者 范凡、韦黎)“一带一路”五周年,行健致远看广西。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样字正腔圆而又饱含感情的诗句,出自于广西医科大学的留学生之口。为了在中国经典诵读的比赛上获得好成绩,来自喀麦隆的李昆泽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朗诵。“读了改一改,哪些地方有错,每天跟队员一起朗诵,纠正发音,如果有发音问题就努力念好。”

2016年来到中国之前,李昆泽对中国文化并不感兴趣。本着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目的来到广西,刚来就差点因为汉语难学而放弃。

“特别是我第一年来这里学汉语,第一节课‘你好’什么的我都觉得好难,但是慢慢地习惯了就想学。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学这些,回到我的国家就用学到的给病人治疗。”

跟李昆泽不同,赵三坤是特意为了汉语而来。

从昆曼公路一路向南,经过中国最南端的陆地边塞小镇-磨憨和老挝海关,赵三坤从老挝边境的会晒县回到了家乡--泰国清孔县。中老泰三国的良好关系保证了昆曼公路的一路畅通,赵三坤也希望借助汉语更好地与中国朋友沟通。2008年和2013年两次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每一次到来,她都对中国文化理解更深一层。

“我在这边可以教中国学生泰语,要有深度一点比较好,学汉语不只是学语言,应该要学文化,如果学汉语没有学到中国文化是不好的。”

从东南亚到非洲,“一带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广西。但对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老挝语-汉语交流与培训中心主任尤卫来说,这样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我想还要进一步加深(交流),就(‘一带一路’)这个契机,我们能共同确立项目是最好的,实际地合作。”

尤卫的想法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负责人蒋卫军不谋而合。“‘一带一路’我觉得就应该要走出去,跟更多国家院校去进行交流,我们现在目前跟泰国、越南几个学院都有合作,民族文创产品的开发。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去国外,学生开拓视野长了见识,对他们专业技术有很大提升,把广西的民族文化带出去。”

双方的期望,正在逐步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滕国宁介绍,依托轨道交通类专业的优势,学院对外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成功在国外培养本地化的铁路运营人才和汽车营销维修技术人才。“我们和俄罗斯的大学合作,把它的师资力量、技术、培养模式引进来,也把我们中国的标准模式输出去,比如我们和泰国的大学合作,负责帮他们整个教材、教学实训、设备、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这些输出出去。”

如今,距离赵三坤第一次来中国已经过去快十年了。这几年,李昆泽依然在攻读五年的临床医学专业,而尤卫已经两次到广西参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并促成了多项合作,广西区内各高校也通过各种人员和项目的交流加深着与世界的联系。教育的“你来我往”,让“一带一路”“编织”得愈发紧密。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博士陈丙先:“教育的交流合作能够起到一个‘打通关节’的作用,通过教育的交流合作能够让民心相通与其他‘四通’并驾齐驱,这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会是一个极大的推进。”

记者手记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个“通”字既是目标也是意义,教育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西70多所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300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交流合作关系,教育交流合作对象扩展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合作让双方通过教育实现“共赢”。

未来三年,广西还将实施教育开放发展工程,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合作领域,力争2020年来广西留学人数达到1.5万人,出国留学进修人数达到1万人。一系列积极的举措,让“民心相通”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