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TV10月23日(记者 华英平 蔡俊聪 通讯员陆丽华 陆薇薇)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深藏着许多珍稀物种,特别是丰富的鸟类资源。工作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第一线的刘晟源,多年来扎根基层,在推动保护区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开启当地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龙州县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刘晟源经常背着装备对保护区内地环境以及动植物进行科研监测工作,刘晟源告诉记者,1999年9月,他来到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从事生产技术科工作时,保护区的本底资源数据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更新,为此,他协调保护区各部门,针对保护对象开展科研监测工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逐步完善了保护区的资源本底数据。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产技术科科长刘晟源:“实现信息化,把信息化系统建立起来,现在我们的地理空间信息(包括动物、植物)都可以实时在这个系统上面显示。”
2008年保护区在与各科研单位合作中发现了鸟类新种“弄岗穗鹛”,成为中国鸟类学家发现、描述并命名的第2个鸟类新种。随着“弄岗穗鹛”的发现,吸引了国内外鸟类学者和观鸟爱好者,催生了弄岗保护区周边地区的“观鸟”热潮。负责弄岗保护区的社区合作和自然科普环境教育工作的刘晟源马上意识到:发展观鸟生态经济是破解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刘晟源:“建立了广西第一个生态观鸟科普基地,逐步把贫困户纳进,目前涉及到的贫困户有三十几人。”
在刘晟源的积极推动下,弄岗的观鸟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并通过举办“秘境弄岗”国际观鸟节、鸟类摄影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观鸟生态经济的影响范围和受益群体。弄岗地区也逐渐发展起了以观鸟为主,配套食宿、餐饮、自然教育、自然体验为辅的观鸟生态经济模式。创新性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广西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刘晟源:“把自然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的理念灌输给群众,让他们在保护当中受益,解决了我们保护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双赢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