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男,国电广西公司的一名普通干部,自2015年10月任第一书记以来,迅速转变工作角色,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中,听群众言、想群众事、解群众难,为群众办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2017年10月他任满2年,可他却还是选择了坚守,“村里不摘帽,我绝不离岗!”他说,我跟村民结下深厚的感情,心已经在这里。
立足于“访” 做好实事
作为国电广西公司的一名普通干部,来到村里任第一书记,郑洪一开始很不习惯,但是很快就能扑下身子,走家串户,他很快就摸清了徐源村的家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他积极协调和筹集资金,修建硬化道路16条,共3.62公里,投入资金128万元;投入资金18.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52盏,;投资40万新增人饮工程一处 ;投资30万元修复一处和新建一处村级文化活动室,投资50万元修复防洪堤1公里;筹资130万元新建村委综合楼(包含村委楼1座,篮球场1个,舞台1个),投入资金65万元修建230立方人饮水池。
徐源小学里有40多名学生,办公设备较差,郑洪闻讯后立即向后援单位作了汇报,经多方协调,终于为村小学添置了课桌椅、摄像头、广播器材、教师办公用品等,改善了徐源村小学师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深入调研 强基层党组织
徐源村过去是典型的空壳村,也是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为扭转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面貌,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郑洪狠抓村“两委”班子的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党组织建设工作,使全村党员都能凝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为徐源村发展献计出力。
不仅仅要做给群众看,更要带着群众干。郑洪制定了《徐源村发展五年计划》,发动群众围绕芋头、雪梨、沃柑种植,肉牛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通过芋头种植专业合作社、雪梨种植园、沃柑种植基地以及养牛公司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徐源村产业发展,积极带动村民增收,目前带动、5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以及5户贫困户参与养牛产业,村内芋头种植面积已达200余亩、雪梨种植50亩、沃柑种植200亩、肉牛养殖规模120头,每户贫困户人均收入都到5000元以上,贫困户逐步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郑洪组织村委通过“四议两公开” 制度,经过全体党员、干部多次激烈的论证,最终将上级拨付的100万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村内银华电站,实现村集体每年收益8万余元;又在后盾单位的帮助下,经过多方面论证,投资30多万元入股参与100头肉牛养殖场特色项目,实现村集体每年收益3万余元。从此徐源村正式脱掉“空壳村”的帽子,有更多的经费能够为民办实事,走上良性发展的新道路。
因户施策 助精准脱贫
“建设全面小康我们不能落下一个村民,一定要让大家都富裕起来!”郑洪多次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提出。
郑洪每逢节假日都会对结对帮扶困家庭走访慰问,鼓励他们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家庭成员参与就业,利用周边的山塘、土地等有利资源,发展种养殖产业,全方位、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家庭增加收入。贫困户盘翠英因需要照看2个小孩,无法外出务工,又是个单身妇女也无法做很重体力活的工作,郑洪为其规划了养殖竹鼠的路子,只需要每天砍伐一些竹子进行喂养,劳动强度不大,完全适合盘翠英的家庭状况,从一开始的一层楼20多只竹鼠,现已发展到两层楼80多只,年增收预计达1万元以上。
“郑书记帮助我开展竹鼠养殖,让我们孤儿寡母对生活又了盼头,现在郑书记一有空就过来指导竹鼠养殖,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郑书记。” 独自带着2个小孩生活的贫困户盘翠英说道。
两年半来,郑洪在农村这个舞台,立足实际,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自身的坚定执着,践行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史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