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各地的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购年货、备礼物,期待着过年。
从今天(20日)起本台将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陆续推出各路记者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的变化举世瞩目,这背后是中国人的精气神。让我们通过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情感,来看中国人的精气神。
玉麦乡,位于西藏山南,祖国边陲,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乡,只有9户人家。雪山之下,有一个边防哨点。今年春节,官兵们依旧不能回家过年。海拔5200米,温度-12℃海拔5200米,负重20多公斤,踏着半米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这支正在雪山之间巡逻的队伍,就是玉麦哨点的边防官兵。因为山高路滑,谁走在最前面探路,身上就要系上一根安全绳,以免发生意外。饿了啃一口压缩饼干,渴了就抓一把雪舔一口。官兵们的手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冻疮。今年31岁的张锦源,是玉麦哨点的指导员。去年四月,张锦源跟妻子在重庆老家领了结婚证,还没来得及办婚礼,就匆匆赶回玉麦执行任务。前几天,妻子王梅打电话说,要来哨点看他,这让张锦源心里既欣喜又担忧。
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玉麦哨点指导员张锦源:“她也非常想过来看望我吧,但是这边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她也没来过这个地方。”
玉麦哨点的海拔有3600多米,四面环山。这里常年风力5-6级,每天的日照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因为交通不便,哨点一个月只能补一次菜,而在冬季,一旦大雪封山,官兵们只能顿顿吃罐头。
张锦源:从我们这个边防军人的角度来讲吧,这(她来的话)是对我们的一种褒奖,能够让自己的家属体会到咱们边防军人的一些艰辛。
在山的另一边,2000多公里之外的重庆南川,张锦源的妻子王梅正在收拾行李。从去年领完结婚证到现在,小两口已经分别8个多月,婚期也是一拖再拖。
张锦源妻子王梅:这个是我们重庆特产,火锅底料跟他拿过去,那边冷嘛,战友过年,春节带过去。带了两个,感受一下家的味道。这个是头疼嘛,他经常头疼,然后给他带的那个止疼药。
王梅的外公唐科林、外婆贺凡志:一路平安,到了部队让张锦源好好学习,让张锦源不要担心家里。
张锦源妻子王梅:跟你说一声,我到了机场了,马上要登机了。
张锦源:乖,注意安全啊。
妻子正在来的路上,张锦源这边也开始忙活起来。他打算给妻子一个惊喜。
张锦源:快一年没见到了,办完结婚证我就过来了,一直没在她身边,就是想通过这一次,给她准备一个婚礼。
张锦源的宿舍就是婚礼的新房。战友们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天,把房子装饰得有模有样。
“第二个要往上一点,第二个稍微往上一点好看。”
从拉萨到山南,再从山南到玉麦,要花上两天的时间。中途还要在车上颠簸20多个小时。第一次来到西藏的王梅,很快就有了高原反应,恶心呕吐起来。
王梅:感觉都脱水了。
吸着氧,一路上走走停停。海拔越来越高,积雪越来越厚,玉麦也越来越近。马上要见到丈夫了,王梅打起了精神,一直望着车窗外。
王梅:没想过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王梅:张锦源!哇!
通往哨点的路不好走,张锦源和战友特地赶过来接她。
王梅:真想你呀!
两天两夜,奔波两千多公里,王梅终于在玉麦跟张锦源团聚。
张锦源:跟外公外婆报一下平安嘛,就是刚接到。
一进哨点,张锦源就迫不及待地带妻子带到焕然一新的新房。
王梅:好棒啊。
张锦源:可以吧!
顾不上休息,王美拿出了专门带来的护膝,给患有风湿关节病的战友们送了过去。
玉麦哨点指导员张锦源:这个非常舒服的。
玉麦哨点战士董江华:谢谢谢谢,有嫂子就是好啊。
张锦源妻子王梅:注意你们的腿啊,保暖。
玉麦哨点战士:好的,谢谢嫂子关心。
婚礼定在腊八节这天。在屋外张锦源和战友们用车搭起背景台,用蚊帐和气球做出拱门,还铺上了红地毯。在屋里,玉麦乡村民白玛的妻子,也成了王梅的娘家人,帮着她梳妆打扮,穿上藏式礼服。牵手走上红毯。张锦源给妻子戴上戒指。
张锦源:亲爱的老婆,告诉你一件事情,这是用我自己心爱的子弹壳,为你亲手量身打造的,只此一枚。
雪山之下,哨点的官兵和玉麦乡的乡亲们,共同见证了这场特殊的婚礼。
张锦源: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我们是这个边防守卫者,我也是我老婆的守卫者。
王梅:你在哪里,便是值得。
没有参加结婚典礼,双方父母都很遗憾,不过,小两口很快就把婚礼视频发给了他们。
张锦源:刚发给你们的看那个视频就是我和梅梅在这边办的藏族的婚礼,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王廷全:看着还是可以,但是路途遥远,我们俩只能在远方祝福你们。
张锦源:谢谢谢谢。
唐小芳:祝你们新婚快乐。
王梅:就是阿佳给我穿上衣服的那一刻,真正地感受到结婚的时刻。不管怎样,都很值得。应该来讲,是永生难忘吧。
再过几天,王梅就要返回重庆了,短暂的相聚之后,又将是漫长的相思。跟往年一样,今年玉麦哨点的大部分官兵依然不能回家过年。他们的身后是家,更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