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陈金源的技术创新之路与玉柴的崛起
BBRTV3月20日消息(记者徐声林、胡戎 通讯员曹万万、陈颖慧)凭着专注和坚守,靠着传承和钻研,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陈金源50年磨一剑,从一个对模具一窍不通的学徒成为公司模具制造的核心人物。如今,67岁的他仍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为玉柴机器的技术创新努力奔走。
陈金源17岁初中毕业就进入玉柴,从钳工学徒做起。1990年以前,玉柴没有模具设计制造的技术,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陈金源带领团队从零起步,研究模具制造。“当时总经理给了我任务,我就组织了一个模具研发的队伍。从组建到发展,我就是(玉柴)模具方面的发起人,不是创始人叫发起人,一直研究到现在。”
几年时间里,靠着陈金源不服输的韧劲和团队的共同努力,玉柴先后研制出多种机型的柴油机模具,打破欧洲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垄断。1996年,陈金源开始和团队研究气道技术攻关,玉柴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能独立开发气道的企业。陈金源:“其实(最初)我并不懂气道技术,经过和徒弟们一年多的研究,我们掌握了柴油机核心技术之一的气道技术,这是我引以为豪的。”
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技艺,只有中学学历的陈金源成为行业公认的“模具大王”和“气道专家”,并被评为玉柴建厂60周年十大功勋人物。2014年,陈金源带领团队组建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玉柴快速制造基地”,成为目前国内最大、装备最多、功能最全、最先进的柴油机快制基地。基地成立以来共获得荣誉20项,成果获得科技奖励8次。这些科技成果转换成为企业的生产力、发展力,推动玉柴的创新发展。 陈金源:“在玉柴,同我这辈的有很多技能专家,都是通过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起来的,我本人的成长离不开玉柴的培养,像一颗种子能不能长成树,要看它的土壤层怎么样。”
在陈金源看来,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行,需要坚韧、敬业、专注、钻研的工匠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