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段“发动机漏油,女子坐引擎盖维权”的视频在网络上的疯传,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时间,轿车的服务和产品质量问题也被推到风口浪尖。
4月22日,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市场分局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品牌汽车消费投诉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季度受理品牌汽车消费投诉的总体情况为:投诉总量206起,投诉类型为:合同类58起、售后维修和服务类89起、质量类26起、其他投诉33起,消费投诉量较多的品牌为:大众、日产、别克、奔驰、奥迪。
为什么买个车维权这么难?不妨看看下面这两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维权案例↓↓↓
❶ 王女士于2018年12月在南宁某4S店购买了一辆奥迪A3汽车,后于2019年1月26日在高速上正常行驶时发生自燃,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为“电气系统故障造成车辆起火燃烧”。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对此,4S店及汽车厂商已针对车辆的损毁给予消费者赔偿,消费者对此部分无异议。但王女士同时诉称,因筹备婚礼,在车内放置有现金、首饰、衣物等物品,因车辆燃烧突然无法抢救而导致上述物品被烧毁,要求4S店赔偿此部分财物的损失。
因部分财物烧毁严重,无法辨认,双方对烧毁财物的价值产生了分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组织了调解,但因为双方分歧太大,无法达成一致,按照规定,终止调解,建议双方可通过诉讼处理此事。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消费提示】
在这个案例中,争议的焦点是汽车自燃造成的车辆本体之外的其他受损财物的赔偿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在此类事件中应注意:一、尽可能的保留证据,这对于赔偿责任的认定很有帮助;二、关于此类损失,如双方协商不成,经行政机关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院起诉维权。
❷ 庞女士在南宁某4S店购买一辆别克汽车,购车时商家赠送一张汽车保养券,有效期为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现到店内使用时,商家告知汽车保养券无效无法使用,庞女士认为商家违约拒不提供服务侵害其合法权益,诉求是要求商家将保养券折换为现金给消费者。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经过了解,商家称消费者手中的保养券没有加盖公司的财务章,真实度存疑,有可能是经办销售人员的个人行为,但现在该员工已离职。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商家与消费者已达成合同约定,不应以离职为由拒绝履行承诺。
最终经市监部门的调解,商家同意消费者在店内使用该券,调解成功。
【消费提示】
消费者应妥善保管消费凭据及相关证据,如遇消费纠纷可更有效维权。
半月谈评论:
放心买车、买放心车为什么这么难?这个让千万消费者扎心的问题看似近期才频频出现,实际上由来已久。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和处罚力度不够。我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往往停留在纸面上的立法、消费警示层面,违法成本太低,对不法商家无法形成有效震慑。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解决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只指望汽车销售4S店自己放弃利益“改过自新”,是不现实的。在消费者权益屡屡受伤之际,不应该再顾忌触碰哪家的“奶酪”,主管部门该主动“亮剑”了!应尽快为千千万万消费者明白买车、放心买车吃下“定心丸”,让全国“有车族”安心。
如何亮剑,该怎样打出有效的组合拳?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居民消费电视电话会议时,就提出要“因地制宜促进汽车、家电消费”。特别是在“着力改善消费环境”部分,会议指出,要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完善消费后评价体系、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这四大招数如果一一落实,汽车放心消费环境必将可期!(节选自半月谈《奔驰维权事件的“多米诺骨牌”正在倒下,主管部门该对4S店亮剑了!》,原文有删减)
(记者:木易 通讯员:姚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