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风雨兼程,时间的年轮烙印着共和国奋斗的足迹!
70年披荆斩棘,八桂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充满“春天”的希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共和国的广西印记》
讲述八桂儿女为建设新中国燃烧的青春岁月,记录壮乡大地激情奔跑的追梦记忆!
共和国的广西印记——《纪念章》
纪念章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在广西博物馆,有一枚特别的纪念章,它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之时铸造,作为庆祝自治区成立的纪念。这枚圆形的纪念章,正面在鲜红的底色上,铸有壮文、汉文的“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章1958年”字样。这里的“僮”字,并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壮族”的壮,而是单人旁加一个儿童的童。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广西壮族自治区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立的呢?今天,我们走进广西博物馆,讲解员萧潇为我们讲述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章的故事:
解放后,为了宣传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掌握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中央访问团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慰问活动。1951年6月,中央民族访问团中南访问团广西分团190多人来到广西,调查发现广西这里世代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宋代开始就称“僮”。他们分布广泛,人口众多,有自己独特的铜鼓文化、山歌和壮戏,是非常有特点的少数民族。
图片来源:广西卫视
历史上,僮民族成分不清、民族分支地域情况不明,经过专家论证,将广西分布较广的各个僮人分支统一起来称为僮族。1956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当时广西省的实际情况,倡议广西建立省一级的僮族自治区。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向中央提交了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报告。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宁隆重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个喜庆的日子,制作了这枚“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使广西各族人民第一次真正享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促进了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枚纪念章是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带领下走进美好生活的时代见证。
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单人旁加一个童的“僮”字,含有仆人的意思,是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词语,现在解放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错误看法。
图片来源:广西卫视
根据周总理建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将单人旁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希望壮族兄弟姐妹身体健壮,壮族自治区发展蓬勃向上。从此以后,一律改写为强壮的“壮”,壮族。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保管部的副主任,李霞对馆里保存的大小文物如数家珍。其中,这枚纪念章让她尤为印象深刻。
李霞:“一般国家发行的纪念章都是为了纪念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这枚章当时的捐赠者是宁培华同志,他是1957年荣获‘全国劳模’荣誉称号,据我们的资料反映应该就是自治区成立时举行了一个表彰大会,这个章据推测应该是中央代表团作为礼物给广西的优秀人士的。”
据了解,目前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纪念章仅有1958年以及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时制作过。李霞认为,这两枚相距60年的纪念章,见证了6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飞速发展的历史变化。
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
李霞:“两款章最主要、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形制上的不同,1958年的纪念章是黄铜材质,采用珐琅彩工艺,章正面内容是壮汉文字。但是60周年纪念章的材质为紫铜材质,采用镀金及彩绘工艺,章正面上是铜鼓跟红绸舞者的图案,下面写有‘1958-2018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字样,背面是广西山水、木棉树、北部湾港口、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等图案。”
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
李霞:“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两款章的工艺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很大的提升,这个也侧面反映出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也体现出在党中央的关怀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下,广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切实增强了广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范凡)
本期节目特别鸣谢:广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