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4月17日上午,我们从格尔木出发,向不远的纳赤台兵站进发。汽车疾驰在荒凉的戈壁上,远处昆仑山脉白雪皑皑,繁忙的青藏线汽车来往不断,只有不断提升的海拔、缺氧和紫外线时刻提醒着我们,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线依然是艰辛之路!
纳赤台兵站的温室大棚里四季如春,种植了多种蔬菜。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摄/光明图片
对于常年在茫茫青藏线上执行运输任务的汽车兵来说,纳赤台兵站就像家一样明亮和温暖。“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就是官兵们对这里的评价。
“纳赤台”是藏语译名,意为“沼泽中的台地”,距离青海省格尔木市94公里,位于昆仑山系的沙松乌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尔山之间,昆仑河北岸。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纳赤台兵站是南出格尔木西进西藏的第一个兵站。
“我们纳赤台兵站位于青藏公路路标2828公里处。”迎接我们的是兵站副站长周庆华,一见面他就认真地介绍起了兵站的情况。这里海拔3575米,有数十名官兵常年驻守,为青藏线入藏出藏部队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接待量最大的时候,一天之内十几名官兵要为1000多人次开饭。
纳赤台兵站副站长周庆华(左)和光明日报记者万玛加一起阅读光明日报。姚斌摄/光明图片
34岁的周庆华是山东淄博人,这是他在纳赤台的第四个年头了。严丝合缝的风纪扣,时刻挺拔的军姿,言简意赅的介绍,透露着军人的干练和直爽。
“兵站的工作非常单调枯燥,除了训练,每天就是洗菜、炒菜、做饭,为来往的汽车部队提供食宿保障。”周庆华说,站内目前全是士官,在纳赤台服役最短的也有三年,长的有十几年。官兵来自陕西、山东、贵州、河北、重庆等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4岁。这支年轻队伍常年坚守纳赤台,很多战士青春稚嫩的脸上还挂着懵懂,不少人参军前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现在已经练就了一身好厨艺!
来自河北保定的李佳今年刚刚20岁,是纳赤台年龄最小的战士,和他一样的90后,兵站里还有不少。繁华都市里的同龄少年有不少还沉浸在父母的溺爱和时尚的生活当中,而李佳和他的战友们却选择了这一身军绿,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原戈壁去完成一个男孩到男人的嬗变。
纳赤台兵站的“全能战士”费盼盼,正在悉心查看锅炉运行情况。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摄/光明图片
青藏线一直被视为种植“禁区”,十几年前官兵们扒冰雪,挖冻土,从格尔木拉来土壤,硬是在雪线上建起了温室大棚,改写了生命禁区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现在过往的战士们顿顿都能吃上香喷喷热乎乎的八菜两汤两主食的自助餐了。蔬菜大棚也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没事的时候战士们都喜欢聚到这儿,聊天打牌下棋。
在纳赤台最怕的就是“没事”。
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兵站会组织官兵们去旁边的“万宝沟”捡拾白色昆仑石美化军营,会聚集在一起打乒乓球,打斯诺克,会唱起卡拉OK,乘着天热战士们还会下昆仑河打鱼……
行进在青藏公路上的运输车队。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摄/光明图片
但石头不能天天捡,鱼也不能天天打,歌也有唱烦的时候,稍不留神孤独寂寞依然会袭来。
每年周庆华都会带战士们爬上兵站对面陡峭的博卡雷克塔格尔山,在山顶插上一面红旗,十几年来这成了兵站雷打不动的传统。
“我们纳赤台的官兵进出兵站总会下意识地抬头看一看山顶的红旗,那是一种希望和一种信念。”周庆华告诉我们,纳赤台兵站有三面旗,兵站的“国旗”、官兵们心中的“党旗”,还有山上的“红旗”!
在枯燥生活中发现乐趣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然而在纳赤台这个热血男儿的王国里,我们却不仅感受到如钢的意志,也感受到了官兵们发现美好、热爱生活的心和似水的柔情。
“在站上渴望的就是休假,可休了假没几天又惦记着兵站。”
“在纳赤台几乎每个人都有着从迷茫到坦然,从一心想离开到恋恋不舍的经历。”
“其实极致的荒凉,也有着另外一番风韵。”
“纳赤台是上青藏线的第一站,这个岗我们一定要站好!”
“门口的这几棵杨树,是到唐古拉山前能见到的最后的树木,看到它们就知道到家了!”
…………
到了纳赤台兵站后我们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奉献!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两路精神”!一专多能的战士费盼盼、“麦霸”厨师冉杰、憨厚的勤杂班班长张涛涛、淘气的90后士官李佳……每一个血气方刚的战士在周庆华眼中都是最可爱的人!他说,他们是流水的兵,他们是铁打的营盘,他们更是青藏线上铮铮的钢铁脊梁。
4000公里青藏线,既是内地通向西藏边陲的生命线,也是人与大自然抗争的生死线。年轻的兵站官兵,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为这条“天路”涂抹着生命的亮色。在纳赤台兵站的后山上,有几十年前的官兵们用白色石头垒起来的“扎根高原、赤诚奉献”八个大字。周庆华说,这其实就是官兵们内心想说的话,这也是他们内心一直坚守的信念。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9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