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金鸡岭显得格外葱茏。古道上,红泥巴、腐叶和碎石搅在一起,泥泞湿滑,不便行走。85年前的冬天,就在这里,“少共国际师”的“娃娃兵”们将偷袭的国民党民团击溃。那一年,广西全州县枧塘镇金鸡岭村村民、今年86岁的唐培祚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婴儿。
战斗结束后,他的曾祖父带着3个儿子帮着掩埋了红军战士遗体,二爷爷唐启臣会诊病,用草药医治了1名红军伤员。后来因为有人告密,曾祖父还被国民党抓进牢房,3个儿子到处借钱才“赎回”父亲。
据党史资料,金鸡岭村曾是湘江战役中央红军右后翼红十五师防守线上的一个点。红十五师第44团驻扎在金鸡岭村以东不到1公里的土桥村,其中一部分就驻守在金鸡岭村。
“虽然因为收治红军被关进了大牢,但我二爷爷和曾祖父不后悔。”唐培祚还记得,小时候祖辈给他描述过那群战士的模样:他们大多只有十五六岁,身上穿着略显得宽松的军装,有的还没有枪高。但驻扎在村里的那段时间,红军不进村民家,不扰民,还帮村民干农活,挑水砍柴。
这些小战士所属的红一军团第十五师,正是被称作“少共国际师”的特殊部队。1933年5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正式作出《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8月5日,该部队成立于今江西宁都,全军均由少年组成,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才14岁。“少共国际师”的成立,是为了抗击和粉碎敌人的疯狂进攻,保卫革命根据地。
1934年春,“少共国际师”改编为红十五师,师长是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丢掉左臂、日后被称为“独臂将军”的彭绍辉,政委肖华。在1934年年底的湘江战役中,红十五师要留在江东,负责湘江东岸右翼的安全,防止和阻击全州县城的湘军径直南下截击抢渡红军。“两河-鲁塘圩-土桥-屏山渡”一线,就是十五师的防守线。
在湘江战斗中,红十五师作为右翼红一军团的后卫,开始在延寿圩阻击敌军4个团。此后,他们以一个团直扑全州东南的鲁塘圩,配合红五军团佯攻以牵制全州敌人;以两个团和穷追不舍的敌人死打硬拼,保护抢渡通道。全师一步步从全州两河向西推进至县城南部至屏山渡,防止湘军从湘江东岸攻击抢渡红军。
这支在“扩红”背景下缔造出的队伍,在红军最艰难的时刻,依然起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师长彭绍辉在1934年11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接连写道:“今日在行军途中扩大红军百余人,大多数是修马路的工人,情绪很高”;在鲁塘圩,“早饭后,我到警戒线上去看地形,并在警戒线附近地区扩大新兵20余人……新兵成立了两个连”。
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黄利明说:“红十五师年纪很轻,纪律很好,跟群众要口水都很礼貌,买卖公平。这让群众认为这才是人民的队伍,打破了国民党此前妖魔化共产党军队的错误宣传。群众会觉得,这支队伍是有希望的,所以会愿意加入这支队伍。”
作为一支军队,红十五师的装备不是最好的,身板也不是最强壮有力的,但是他们的机智与顽强并不逊色。从1933年年底“少共国际师”在闽北拿口首战告捷之时,这支队伍就显示出其年轻人的蓬勃力量。而在湘江战役如此激战之中,彭绍辉在1934年12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连日来,行军打仗、强渡湘江,部队相当疲劳,但情绪尚好。”
12月1日那天,红十五师全师从全州南部湘江东岸阵地收缩兵力,师部率第44团从全州县大坪渡口浮桥过湘江后,与红一军团主力会合。而第43团、第45团则冒着敌机的轰炸,直到晚上才涉渡过湘江归还主力。湘江战役结束后,红15师仅剩2700余人。
经湘江一役,红十五师损失惨重。遵义会议后,红十五师取消番号,并入红一军团。至此,“少共国际师”走完了短暂却光荣的战斗历程。
“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肖华《忆少共国际师》一诗,成了“少共国际师”极佳的注脚。从少共国际师中成长起来的“红小鬼”们,多人被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记者 胡宁 王林 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