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当年一句嘱托 广西祖孙三代甘冒杀头危险护红旗45载

A组路线|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08-12 11:49:15|网络编辑:孟宪静

\

李清鸾展示相关资料。 陈冠言 摄

  中新网桂林8月10日电 题:只为当年一句嘱托 广西祖孙三代甘冒杀头危险护红旗45载

  夏日炎炎,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枫树脚村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游客纷至沓来。五角星造型的陈列馆旁,一座祖孙三代手捧红旗的雕塑静默无声。

  “这就是我的太爷爷、爷爷和家公。”日前,69岁的李清鸾用毛巾擦拭着雕塑说道,85年前一名红军将红旗交给他们说“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他们仨都过世了也没等到那名红军回来。

\

李清鸾与孙子展示当年守护的军旗(复制品)。 陈冠言 摄

  1934年冬,湘江战役在广西灌阳、全州、兴安境内打响。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中的首战新圩阻击战,就发生在灌阳县新圩镇及以南区域。红军以3900多人的兵力,与桂军13000多人浴血奋战四天三夜,最终以牺牲3000多人的巨大代价,完成了掩护中央纵队及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的艰巨任务。

  “我是1977年嫁到黄家,无意间发现这面旗帜,才听我爷爷(黄荣清)讲起这段故事。”李清鸾拿着一面弹痕累累、褪色发黄的红军军旗(复制品)向记者介绍,在新圩阻击战期间,一名大腿受伤的红军从山上爬到太爷爷黄和林家后院寻求救助。

  “那时收留红军是要杀头的,但是我太爷爷和太奶奶不仅留下他,还用盐水给他消毒伤口。”李清鸾讲起当年事件经过,太爷爷还让爷爷黄荣青上山采草药治疗红军战士的伤,太奶奶把家里仅有的鸡蛋给红军补身体。

  红军在黄和林家养伤期间,便有国民党桂系军人进村搜查受伤红军。“太奶奶让红军躲到自己女儿的闺房,才躲过一劫。”李清鸾介绍,按照当地习俗,男人不能进入未出嫁女儿的闺房。

  经过两天的休养,红军战士的伤还未痊愈,便提出要动身追赶大部队。“我太爷爷很舍不得他,因为他很讲道理又和蔼,最后还是给他找了一身农民的衣服换上。”李清鸾说,临行前,红军把随身携带的一面红军军旗托付给黄和林,嘱托黄和林好好保存,说“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

  为保护好这面军旗,黄和林专门做了个小木箱,还将军旗用棉花布等包裹了几层,藏于家中隐秘处。1941年,黄和林去世前,将军旗交给儿子黄荣青和孙子黄光文,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一直盼着红军来取军旗,都没有等到。”李清鸾遗憾地说,1979年初爷爷病重,让家里人把军旗交给灌阳县人民武装部,现在这面旗子保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为了教育后代和给家族留下美好的记忆,李清鸾2006年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申请了一面红军军旗的复制品,将它锁在一个木箱子里。“有空我就和孙子、孙女讲讲这段故事,希望他们能够学习红军长征精神。”

  湘江战役至今已过去85年,守护红旗的黄家祖孙三代已陆续离世,却未能等到当年那位红军战士。“听村里人说,1968年,有一位解放军战士来村里询问过,可能因为地形改变而没有找到我家。”李清鸾表示,当时先辈们没来得及问红军的名字,希望能够找到这名红军,“让他知道我们把旗护好了。”

\

李清鸾在擦拭“祖孙三代护红旗”雕塑。 陈冠言 摄

  如今,硝烟和战火已经远去,红军精神永存于湘江之畔,在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久久传颂。

  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弘扬长征精神委员会副主任、灌阳县史志办原主任文东柏介绍,新圩阻击战陈列馆、酒海井红军纪念园,“重走红军长征路”徒步路线等,成为人们学习红军长征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热门之地。

  灌阳县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该县旅游接待总人数70.51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7.61亿元,红色旅游按60%来计算为人数42.3万人次,收入4.56亿元;2018年,该县旅游接待总人数164.21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17.14亿元,红色旅游按60%来计算为人数98.5万人次,收入10.28亿元。

  (作者 蒋雪林 朱柳融)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