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进博会)商都上海:老传统与新业态融合集聚 商业基因促城市转型升级
中新社上海10月30日电 题:商都上海:老传统与新业态融合集聚 商业基因促城市转型升级
作者 高志苗 樊中华
上海豫园文创店“银杏树下的守艺人”内,手工匠人葛红频正制作“烫画”,竹皮、麦秆在她手里经过刮、推、烫等工序变成了一件件工艺品。这一祖传手艺已有千年历史,“自从入驻豫园文化创意制造所,每天能卖六七十幅,中外顾客差不多各一半”,她说。
拥有140多年商业历史的豫园老街,梨糖膏、南翔馒头等“老字号”与星巴克、哈根达斯等“洋品牌”比邻而设,围绕“文化复兴、经典时尚”,豫园正进行产业升级和老字号焕新。贯穿其中的商业基因也正为上海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原生动力。
豫园文化食品饮料集团总裁助理金磊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城隍庙的匠人们在不断契合现代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很多既符合现代消费者要求,又不失经典特色的产品面世,为经典饮食文化、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据金磊介绍,2019年以来,豫园股份旗下的老字号梨膏系列产品推陈出新,登陆老城隍庙天猫旗舰店,“明星”产品梨膏露上线60天销售量达100万元人民币。
老字号“触网”不但提高了服务响应速度和质量,更给老字号品牌注入年轻活力。和豫园商城一样,上海很多老牌百货也都在寻找新实体商业的突破口,很多国产品牌正凭借匠心独具的产品和符合当代审美的新面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新业态创造新天地。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苏宁认为,商业文明是上海最优质的基因之一,传承是上海不断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原生动力。上海的商业基因显现出国际性、引领性、融合性三方面特点。
具体而言,“上海开埠后发展具有很强的国际属性,十里洋场买卖全球。上海自身也是推动各种商品集聚扩散的中心,传统商业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融合发展、互相竞争,自主品牌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苏宁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商业基因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苏宁将这种独特作用总结为基础设施、商业思维以及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在上海,新的创意很快能转化成新零售卖点,长期形成的开放、包容的商业精神也在不断吸引外资落地上海。”
上海商业传统对外资的吸引,在利程坊董事长林星晔口中也得到了印证。“上海有优良的商业传统和创新活力。最近十年零售业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产生极大冲击,消费形态的改变,让利程坊觉得更需要利用科技创新去推动供应链上下游的智能化。”
商业精神的形成、产业业态的集聚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2018年上海印发《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就提到增强品牌集聚度,体现城市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创新品牌的集聚能力。这为新品牌不断涌现、老字号推陈出新增强了动力。
苏宁认为:“许多大型企业愿意聚集到具有城市氛围的区域,一方面可以找到客户,另一方面可以遇见创新人才以及最新的创意。而上海正慢慢成为不仅引领国内外消费潮流,而且引领国内外创新创业潮流的集聚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