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戏会成为科普“主战场”吗

科技|来源:科技日报2020-01-15 11:35:50|网络编辑:李惠惠

“李元芳”身着防护服,标志性的大耳朵上配备了探测器;“沈梦溪”身侧环绕拟人化的通讯卫星,技能释放特效则是小航天战舰引爆燃烧……近日,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之际,国民游戏《王者荣耀》推出“李元芳—银河之约”与“沈梦溪—星空之诺” 两款航天主题游戏皮肤,让更多人在游戏中展开求知溯源的航天科普之旅。

业内专家认为,数字游戏的介入,是我国多元化科普之路的又一有益尝试。众所周知,航天科普依托航天任务的巨大民众影响力,在我国科普领域一直起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航天科普与国外仍有明显差距。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科普,是提高航天科普水平的重要探索。

事实上,基于前沿科技成长壮大的数字游戏,自诞生之初,便天然与科学、科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具有娱乐性质的双人射击游戏,正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以太空背景设计出来的《太空战争》。

这之后,即便游戏的载体一路更迭变迁,但以浩瀚宇宙为主题的游戏作品始终层出不穷,甚至成为许多青少年迈出太空启蒙的第一步。1999年,美国宇航员丹尼尔·巴里在执行任务时,将知名太空幻想游戏《星际争霸》带到了太空站,并表示,对于喜欢与向往太空的人而言,无论是当宇航员还是玩《星际》,都“值得一试”。美国宇航局则联手经典游戏《愤怒的小鸟》,让未来的航天计划被公众所熟知,甚至可影响全球数百万人。

王者荣耀负责人李旻认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数字游戏日益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其科普能力与潜力开始得到进一步放大。

李旻分析,游戏拥有包容性极强的跨界内容能力,能够将科普知识兼容并收其中,其沉浸互动体验,则更易于被受众接纳;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移动载体,能够助力科普工作实现更高的效率化与更广的覆盖面。“拥有广阔受众基础的主流游戏,有望成为在年轻人群中构建与传播科学文化的‘主战场’。”他说。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的侯米兰曾撰文指出,要在未来重大的航天任务中,委托相应单位开发与航天任务相切合的动画片、宣传片、动画玩偶、手机游戏等,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让人民群众成为航天科普的最大受益者。

正因此,不少主流游戏开始试水科普内容,助力航空航天等科普文化传播。同时,中国航天也推出中国航天“太空创想®”文创品牌,希望以文创手段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航天。2018年底,“嫦娥四号”发射之际,科普中国联合中国探月工程、王者荣耀、腾讯科学共同在游戏中发起“嫦娥”奔月,荣耀伴行的活动。去年,腾讯游戏、盛大游戏等几十家单位成立“科普游戏联盟”,并邀请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以及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等出任专家委员会成员。

但这只是开始。《2018科普游戏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科普游戏目前尚面临行业规范不到位、游戏产品竞争同质化、游戏开发在行业主体中边缘化、科普游戏模式相对比较单一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该报告提出了制定行业标准规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培养引进跨学科人才参与研发、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升级等4条建议。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则表示,游戏企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未成年人保护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记者 操秀英)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