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机前看着《新世界》里,孙红雷饰演的金海在京师监狱里指挥手下为保护自己兄弟不惜痛殴保密局特工,热血沸腾的场面也勾起我查阅这座监狱的前世今生,不承想翻出的是几代司法人的探索之路。
始于清末
出洋考察,带回一场司法变革
光绪三十年(1904年),归国渡轮上,被朝廷派遣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的戴鸿慈看着海面思索着什么。最让他深有体会的,无疑是西方各国司法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对监狱的管理。
首先是监狱所耗费用。其次是监狱的设备和环境。戴鸿慈发现每个监狱都有高墙将狱囚隔离,各个监狱根据规模分成不同数量的监室,且分男女,并在监狱中央设高台以瞭望防止狱囚逃跑,而在室中则床、桌及日用所需之物一应俱全,还有医室给狱囚进行身体检查和疾病医治。再次是监狱管理方法。基本上每个监狱都让狱囚习艺劳动,使其掌握一些技术,以备将来出狱后能用以谋生。并且使狱囚能有机会与亲人见面和短暂交流。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可以减刑,提早释放,而重犯的则又将其关入监狱,束缚其自由。还有对罪犯的教育方法。戴鸿慈发现外国监狱中设有教室,“所授学科为德文、宗教、唱歌、实业及格致等,每日三小时或四小时不等”。最后是在参观美国监狱时,他得知有女监的存在。
回国后他立即上书奏折,阐述变革的重要性,提出改刑部为法部,设典狱司,并改刑部监为管守所,很快就得到朝廷应允的答复并让其担任法部尚书。1908年,京师法律学堂开设了监狱专修科,特聘日本国监狱博士小河滋次郎为教习,一场司法改革开始了。
戴鸿慈与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对当时中国监狱的改良与建设新式监狱展开探讨,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变革要从司法开始,而司法要变革一定要有一所现代化的监狱。没过多久,戴鸿慈奏设京师模范监狱,并通令各省一律筹备新式监狱,这便是新式监狱的开始。
“模范”建成
新狱因封建王朝结束而荒废
宣统元年(1909)4月,监狱建筑由当时日本监狱学家小河滋次郎设计规划,由恒源、广恒等10家公司承建。首期工程占地为南北300米,东西270米,折合123亩。
所谓“模范监狱”,即是监狱样板,戴鸿慈注入了大量心血。特别是对监狱规模和结构的规划上。中国当时的监狱条件很差,“监羁逼窄湫隘,夏则人多秽积,疫疠频仍,冬则严寒裂肤,冻馁交迫,瘐毙相继,冤苦莫伸。”
戴鸿慈上奏朝廷对模范监狱的构想,为其勾画完整的蓝图:监狱外有围墙和护河,内大致分为后、中、前三区,并仿外国模式设有瞭望台、教诲室、书信室、看守室、阅览室、病室等。监狱坐西朝东,依次分为三个区。前区(东部)包括大门、传达室、接待室等;中区是办公楼及附属用房,后区(西部)是监区。每个监区都是“凸”型结构,中间是通道,两边是监舍,通道上方凸起部安装玻璃,通风透光性较好,解决了采光问题。
戴鸿慈不但在建筑上效仿西方,同时在管理人员选择、管理方法上也颇具备现代色彩。模范监狱建成时,对管理人员的录用选择标准极为严格,必须符合“相貌端正,有文化、有家私,不靠做监狱管理人员养家糊口”三个条件。而犯人的户籍填写以及指纹录入也是个创新。
事实证明这是有回报的。《清史稿》中对狱政改革进行了肯定。但清王朝气数已尽,预算和实际支付相差不少,狱中建设并没有完全完工,部分设施陷入荒废。
民国元年(1912年)5月28日,中华民国政府司法部派吴承仕接收该监狱。在看到如此烂摊子时,吴承仕头疼不已。而此时一个人主动站出来愿承担此重任,也正是他改变了这座监狱和中国监狱制度的发展。
民国之变
现代化监狱模型初步建成
民国元年(1912年)8月13日,被北洋政府委任管这座监狱的王元增来到这里。监狱的名字此前已被北洋政府改名为“北平监狱”,但老百姓还是习惯管这里叫“模范监狱”。对于王元增来说,自己对这里并不陌生,因为正是自己的老师设计了这座监狱。
1906年,王元增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日本警监学校,他的老师就是小河滋次郎。1910年法部派员赴欧美各国考察司法制度,王元增自筹路费,随同前往考察各国监狱制度。如今他即将负责管理这里,准备在这大展宏图一番。
1912年11月9日,监狱开始收押犯人。起初,该监狱只有南、北两个监区共10栋监舍,最多可容纳500人,收押对象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的18岁以上男犯,而王元增也开始了他的改革,他的第一把火便是监狱里的教育事业。他开办了包括从初小教育、高小教育、初中教育、阅读教育的四等教育制度体系,犯人们可以在固定时间接受教育。
王元增的第二把火则是建立起监狱中的劳役制度,他希望让犯人们通过劳动代替昔日封建时代下牢狱中的种种酷刑惩罚。监狱为罪犯们建立起手工业的工场,让其进行劳作。监区共有大小工场16处,以印刷业为主,另外,还有缝纫、木工、种植等其他工作项目。只是王元增自己没想到的是,这个制度后来成为了后继者们剥削犯人获取额外不法收入的主要手段。
王元增的第三把火,是设置女监,他主动且大胆提出使用女性看守管理女犯。这也是中国监狱史上第一次出现女监和女狱警,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监狱投入使用后陆续进行了扩建工程,到1919年,该监狱设有5个监区,共594间监房,其中有351间杂居房,243间独居房,可关押男女犯人共1000余人。这一规模一直保持至1948年。当时西方的监狱学者考察该监狱后,认为该监狱是中国依照世界最高水平兴建的现代化监狱之一。
1922年,关押在哈尔滨的60名俄罗斯犯人被移交给中国政府。中华民国司法部将这些犯人交给该监狱关押,使该监狱成为中国第一所关押外籍犯人的监狱。而在这座监狱关押过的名气最大的囚犯,无疑是川岛芳子,这位前清朝宗室出身的女汉奸被枪毙的地点就在这里。当然时至今日,许多人仍然对川岛芳子是否买通看守假死逃生的故事津津乐道。
1994年11月8日,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整体规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同意,位于姚家井(当时门牌号为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街道育新街47号)的北京市监狱迁至原北京市收容所(1982年4月建成),地址为北京市大兴区沐新路。原位于姚家井的旧监狱停用,随后遭拆除。1997年5月,位于大兴区的北京市监狱重新对外开放,接待参观。
这座历经11次更名,17次变更隶属单位,先后经历清——北洋——日伪——国民党——新中国的监狱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如今在《新世界》,这座曾承载中国司法发展的监狱作为背景出现,我们看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几代人的探索。
□简木生(剧评人)